此前这些投靠各位皇子的大臣在平日行事时,都藏着掖着,生怕会被看出自己属于何种派系。
可时至今日,这夺嫡之事已愈演愈烈,很多已经有了归属的中低级官员就开始主动跳出来为自己所选择的皇子争取利益了。
毕竟像他们这些人,这辈子的官路也都差不多到头了。
唯有从龙之功才能让他们更进一步,而且对于他们这些官员而言,就算是辅助的皇子夺嫡失败,对他们的影响也极小。
这种品级的官员,作为今后的人间帝皇也不会与之一般见识,让他们隐退便可,也不用剥夺他们的性命。
得仁治皇帝看重,有机会入金銮殿内观政的几位皇子在听到自己身后那些官员的请求时。
他们几人皆低着头朝着自己身边的皇兄弟打量着。
原来对方已经在不声不响间收拢了这么多部下。
与自己所了解到的势力单薄全然不同,果真,未到最后一刻,就不可小觑任何一位兄弟。
要不然阴沟里翻了船,那可就徒增笑料了。
就是不知道那些投靠到自己帐下的官员,可有几位皇兄弟派来的暗子?
端坐于高台之上的仁治皇帝将自己几个皇子的表情看得一清二楚,同时他的心中一阵叹息。
此番过后,想必几位皇儿之间的关系将更加紧张。
兄弟间曾经的那些情感也将烟消云散。
不知为何,仁治皇帝的脑海中忽然回想起自己当年与其他几位皇兄弟争夺皇位的场景。
原本儿时几位在文华殿内一同听讲进学,一同逮鸟,斗蛐蛐,聚在一起玩耍的兄弟也最终反目成仇。
就为了自己坐下龙椅,这掌握整个大周的权势。
皇家无私情,至少要在朝中王公贵族面前表现的无私情。
要让这些王公贵族相信自己作为帝皇,无私情,不会偏袒朝中任何一方。
能够合理制衡朝中各方势力。
心念至此,仁治皇帝再次低头看了一眼自己那几位皇儿。
争吧,抢吧,反正最后只有一位优胜者。
心念至此,仁治皇帝缓缓将目光从秦王几人身上挪开。
秦王几位太子候选人感受到仁治皇帝的目光从他们身上移开时,他们内心闪过一丝轻松之色。
父皇的眼神太具压迫性了。
只是不知父皇此番注视,可有什么深意?
包括杨乾文在内的几人内心皆闪过一个疑虑,都不知仁治皇帝是赞同此事还是否定此事。
仁治皇帝将目光从杨乾文几人身上移开之后,他便将目光转向文臣之首张嵩,语气柔和的发问道。
“依张元辅之见,应当如何?”
张嵩见仁治皇帝转头询问自己的意见,他如此精明之辈,自然知晓该如何回答这种问题。
只见张嵩朝着仁治皇帝躬身行礼,接着便答道。
“回禀陛下,依老臣之见,理当如此。”
“由几位皇子稳定民心,方使我大周不生乱矣,安内攘外,此必由之举!”
站在张嵩身后的其他几位阁老见此事已定,他们便想着自己是否能从中得利。
次辅胡安世便忍不住的出声道。
“陛下,老臣有话要言,叶轩墨此子年岁尚浅,或不可担任钦差一职!”
“老臣以为,钦差人选乃重中之重,理当严肃对待。”
“且巡视科举考场,实乃为国取士,理当从吏部当中抽调人员担任钦差。”
“老臣举荐吏部右侍郎魏源范为此番钦差。”
站在胡安世身后的周道登见此情况,他便赶忙上前反对。
朝堂之中的党争说到底还是利益之争。
叶轩墨是他的门生弟子,而那吏部右侍郎则是胡安世的门生弟子。
叶轩墨强一分,则他在内阁中的话语权又重一分,就这么一点点的积累,才能让自己从内阁末尾阁老走上巅峰。
“陛下,府试,乡试虽是科举一途,但却更如稳固我大周的基石。”
“派遣吏部侍郎此举,则有考察各地官员之嫌,天恩大于恩泽,届时恐影响学子前程,所行并不妥帖。”
“臣以为,底层学子,还是应当以安抚为主。”
“差遣叶轩墨为钦差,自当为最合适人选!”
周道登话音未落,这朝堂内的其他官员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陛下,若以安抚为主,臣亦有人选推荐,上届殿试状元黎淳黎太朴当为更合适人选!”
“陛下,臣以为翰林中人或许更为合适!”
“陛下,臣亦有人选举荐。”
仁治皇帝瞧见金銮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