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孙桓紧赶慢赶,总算是在王凌、文钦之前赶到石亭,潜山一线。然其防务尚未筑毕,便得报曰臧霸已遣文钦、王凌率兵两万,已驻舒县,不日将至。
孙桓诧异道:“魏军之至,何速之此乎?”
其部将崔禹,自恃勇力,极其好战,闻魏军至,遂请道:“禀安东将军,末将愿往,此去,必挫魏军锐气。”
孙桓不置可否道:“汝何以胜之?”
崔禹一边耍刀,一边自信满满道:“凭末将此刀,必教魏军不敢正觑东吴!”
孙桓直接听乐了,你这不就是:只要我觉得如此,事实就该如此吗?
但孙桓仍旧令其率军五百应战。
倒不是孙桓脑子抽了,其本意也是要牺牲一小部分士兵来延缓魏军进攻的脚步。如今崔禹愿战,就让他去给自己拖时间又有何妨。反正军队里最不缺的就是这种愣棒了。只要自己这边军寨、工事构造完毕,将魏军阻挡一段时间还是能做到的。
崔禹得令,兴高采烈的率军出战。
及其去后,孙桓既不设战线,亦不做接应,而是令部将史迹,夏恂率主力加紧构筑潜山防务,自居石亭构,筑第二道防线。其实孙桓对守住石亭并不抱希望,毕竟东吴的局部战况劣势不小,不仅要陆上客场作战,魏军前部还是自己的两倍,根本不可能既要又要。
不多时,魏军前部先锋文钦率部两千步骑即已杀到。
正面作战,就算是项籍、吕布,也不可能对付浪潮一般的士兵。何况崔禹这等无名之辈乎?其结果自是不言而喻的。整场战斗只持续了不到一个时辰,文钦年轻力壮,作战甚勇,一马当先径直冲阵。崔禹被文钦阵斩,五百吴军也没撑过多久,就被这股浪潮吞没。
文钦秒杀崔禹后,啐一口痰,不屑骂道:“哼,鼠辈。”
有的时候,工事的坚固与否,就取决于一个时辰。
孙桓得报,并不惊讶,一面派人去潜山催工,一面自顾自整军备战。毕竟主力都去潜山了,自己手上目前只有两千五百人马,如魏军真是大军来援,石亭之寨也只能放弃。
及魏军至,孙桓观之于塔楼之上,见魏军亦不甚多,只估有两三千数目,方才放心不少。又见其军前一员骁将,面目狰狞,在下面骂骂咧咧,遂谓左右道:“此子何人也?”
或道:“魏牙门将文钦是也。”
孙桓自料石亭之守与魏军前部数量相当,便有出寨迎战之念,至少可以试试魏军战力,知己知彼嘛。遂点起两千军,并置五百弓手于城寨之上,一旦不敌,有箭雨之阻,也不至于大乱。
文钦见吴军出,骂道:“鼠胆吴狗,败走之时,屁滚尿流,如今何故又来犯境?欲以螳臂当车,撄吾锋锐乎?此刻投降,可留全尸,不然身首异处,却做个断头之鬼。”
对此,其部下表示早习惯了,放在平时,不仅要挨骂,还要挨揍哩。
孙桓见其嘴巴甚臭,亦懒得和他对骂,直令擂鼓进军。
岂料文钦嘴巴臭归臭,其刚猛无前的莽夫作风还真配得上这个臭嘴,孙桓战十数合,为其压的喘不过气来,不敢再战,虚晃一枪,拨马便走。文钦丝毫不留情面,率兵掩杀。
魏军的单兵素质是高于吴军的,加上有骑兵助阵,更对吴军造成碾压势态,吴军不敌,渐渐溃退。幸赖城寨之上箭雨助阵,方止住魏军追击。孙桓收拢败兵,退回寨中,不题。
……
与此同时,陆逊所部东吴主力的五万大军,亦已渡过长江,向北进发。
从战争中学习战争,是每个优秀将领的必备能力。后世一些战术理论的更新,也是在原先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当下的实际,总结,推演,实践,再总结得来的。
以部分兵力借助地形等有利因素,牵制敌方大军,再集中优势兵力吃掉预定目标。这一招陆逊也会。
此时的皖城守将,不过是当时东吴的一员降将,徐盛兵败后投降曹彰。但庐江对曹魏而言,却不是一个容易防守的地方。故曹彰自夺得皖城,只将原东吴投降兵将五千余人提拔任命并分化,并未再添驻守。不少被提拔的将领产生了魏国就是好的想法,这位也是其中之一。为表诚心,此等人物也都处在对抗东吴的第一线。
殊不知这个位置,简称炮灰。
就比如现在,陆逊兵已至皖城五十里外了,合肥的援兵还没来。是因为孙桓的阻力太强,他们来不了吗?自然不是。
合肥如果全师而来,是与东吴有一战之力的。
有则用之,无则弃之,古今皆是。
任何一个时代都有带路党,而带路党往往是被抛弃的下场。苏联人去美国能享受,首先因为他是苏联人。没有了强大的苏联作支撑,其地位也会肉眼可见的在下降。
陆逊探明皖城局势后,也尝试过争取投降,既往不咎的劝告,但效果杯水车薪。遂直接指挥徐盛、丁奉、全琮四面围城,同时又令留赞率军一万支援孙桓。
此次皖城战役,东吴没有助攻,全方位都是主攻。毕竟吴军和皖城守军比例是八比一,这种富裕仗可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