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识范围虽然不能完全代表神魂强度和潜力,但也有相当高的参考价值,这个级别的神识范围宗内百年都未必出一个,安寿峰上一个刚筑基就有这么大的神识范围的弟子还是在四千多年前。
宁泰清捋了捋长须,沉吟片刻后说道:
“既有如此天赋,倒也不能浪费,正好我近日得闲,你定灵又尚未结束,这段时间,我亲自来教你阵法,带你入门。”
神识范围广的,在两种技艺上有极大优势,一是飞剑一道,神识范围就是攻击范围,二是阵法一道,阵法的布置需要空间,神识范围越广,能布置的阵法越大,哪怕单纯堆积,也能胜过常人几分。
安寿峰以器、阵为主要传承,剑道也属上佳,不过走的是气剑一派,对法力要求高,神识范围影响不了多少。
李鸿升当即欣然领受,阵法之道十分烧钱,尤其是他现在不能用法力,更没有品质足够的灵器充当阵眼,只能以昂贵的材料布阵,他有段时间没炼器了,余财不足,实在是练习不了。
言罢,宁泰清挥手让李鸿升也退下,李鸿升犹豫片刻,还是多问了一句:
“师父,炼器殿之事可是已经完结了?”
宁泰清倒是难得用严厉的语气回答:
“勿要多想,此事你不该知道,也不要去打听,每个知情人都会上执法殿名单,届时出了事情,你难免上问心台走一遭,安心在峰内修行就是,少惹是非。”
李鸿升心里更加好奇,但也知道这事确实不是他该知道的,行了一礼,退回自己居所。
宁泰清一人独坐鱼塘边,空饵垂钓,叹了声:
“多事之秋啊!”
翌日,李鸿升跟着师父来到安寿峰山下一块空地上,两人席地而坐,宁泰清没有再询问徒弟,而是直接讲解阵法之道:
“阵法之道,其核心只有一点,便是拘外力而用之,从而使得修士能发挥远超于自己的力量,若是用自己的法力,那还不如好好修炼神通。”
李鸿升精神振了振,这倒是那些入门书籍未曾提及的。
“那么布置一个阵法在理论上就有这三个步骤:用何外力?阵法目的为何?如何使得这外力能够达成该目的?”
“这也是天下诸多阵法流派的划分,有的擅长以地脉布阵,有的擅长以水力布阵,有的擅长布杀阵,有的擅长布困阵,各脉区别大抵在此。”
“旧法之时,传承久远的宗门大多都有非常强力的阵法,一代代天才不断推演,结合山门地脉水气,门人法力,几乎便是宗门道途的体现了,每一门护宗大阵几乎都是各自道途的巅峰。”
“但是,旧法眼界终究不如,此地乃是九洲,其诸多阵法道理,仅在九洲能用,昔日我宗征伐旧法诸派时,只需一位地仙以自身道则干扰天地片刻,其护宗大阵便不攻自破。”
“我新法认为阵法之道不应拘泥于九洲,其乃修士阐述大道的法门之一,故而在阵法学个基础后,便开辟了新的三条道路,你应该也知道。”
宁泰清的问询考究之意明显,李鸿升便接过话茬,接着回答道:
“乃天地人三阵,但徒儿仅知人阵乃是以修士法相为基,成仙之后更是以自身道则为凭,如此无论何地都能发挥功效作用,至于天地二阵着实不知。”
宁泰清点头认可李鸿升的描述,继续说道:
“天地二阵其实本质上乃是成仙之后方可参悟,不过我宗留有诸多前贤留下的他界手稿和感悟,法相倒是也勉强能提前学习。”
“地阵乃是取其根基之意,诸界虽各有不同,但又有相同之处,若是删繁就简,仅留下相同之处,则诸界皆可用,此种阵法厚重坚实,即使地仙以道则乱阵亦不可行,只能以力破之。”
“天阵取其天意莫测之意,地阵虽坚实,但各界之道皆有其妙处所在,弃之不用,着实可惜。天阵最讲究天赋,极尽繁琐,汇诸界之妙,以成天阵,此阵可悟不可学。”
老实说,听不明白,地阵还好,有法可依,这天阵就说得云里雾里的,着实不懂。
宁泰清显然没有继续详细说明的意思,讲完宏远目标激励一下徒弟后,宁泰清直接上手实操,站起身来,取出诸多未刻录阵纹的阵旗。
没有用法力,而是自己慢慢在这片空地上慢慢晃悠起来,时不时插一根阵旗在地上,李鸿升跟在身后亦步亦趋,认真观摩师父的做法手段。
十一根阵旗没有规律的插在空地上,至少李鸿升看不出什么规律,既不成形也不成线。
但一插下去,阵形中央便凭空发出亮光,有些刺目,随着宁泰清挥舞手中把控阵法的阵旗,亮光由明到暗,由暗到明,反复变化。
摆弄一会后,宁泰清将主阵旗丢给李鸿升,还贴心的往里面注入些法力,让李鸿升只用神识也能动用。
李鸿升感受了一下,主阵旗连接着十一根插在地上的阵旗,其中九根不能动弹,另外两根可以凭借主阵旗操控。
一根是控制流入的灵气大小,一根是阵法的开关控制,结合其他九根不可变动的阵旗共同决定了这个阵法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