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上辈子,下辈子 > 第547章 知心的奴才;忽视的变量

第547章 知心的奴才;忽视的变量

    上辈子

    “等我回到蜀州,你自然会知道。”高力士淡淡说道。

    李辅国缓缓直起身子,两只眼死盯高力士,似乎要冒出火来,沉默良久后才恨恨转身离去。

    五天后,一辆马车停在了花萼相辉楼的门外,临行之前,李辅国对坐在车内的高力士说道:

    “高将军此去,别忘了你我之约。”

    车内没有回音,马鞭一响,吱呀车轮声起,高力士一行终于离开长安。

    灵州再次送来的钱物,转眼又消耗一空,对于这个漫长的冬日来说,这才只是刚开了个头,后面还有两个月的寒日,各地饿死冻死的人数每天都在快速上涨。外部商路未通,内部百废待兴,原本黄淮漕运的收入只用来募兵和维系日常政务尚可支撑,如今还需赈济战后的流民以及抚恤阵亡的将士,缺口极大。

    肃宗朝议,众臣也是一筹莫展,原本肃宗想要借助韦坚的神力,可此时的韦坚也根本想不出任何办法,每天面对着堆成山的求助奏章,肃宗有些焦头烂额。

    他忽然有些想念李非在朝的日子。

    李非当然也清楚当前的情况,可和回纥的交易也只能满足灵州所需;因为战乱,原本通往西域的商道已经断了三年,如今战火虽然平息,但想要重开也远非一日之功。

    灵州也已经几乎掏空了家底,这个冬日注定难捱。

    而灵州作为世外的福地,已经通过来往商队口口相传,在整个大唐散播开来。原本每年寒冬降临,流民为求不被冻死都选择南下,今年则有些不同,灵州地处北境,相较中原更加寒冷,但每日依然有大量的流民涌入。刚刚扩建的灵州城到处都是横卧在街头的乞食者,官衙即便开了粥棚,也根本无法应对逐日增加的人数。

    在此情况之下,裴高远听从李非的建议,发布公告,让灵州城的百姓和商户打开房门,量力接纳这些流民,以人头计数,只要不冻饿而死,官府承诺开春之后根据每户接纳的人数发放‘命钱’,一人一日以30文贴补,或等价换成牛羊。

    此举一出,灵州便上演了抢流民的风潮,最后剩下一些老弱病残,再统一安置于灵州空置的牢狱,每日施粥救济,生死不论。

    这么一来,灵州就像一块干涸的海绵,来者不拒,将逃难至灵州的流民尽数安置。

    裴高远更是毫不揽功,四处宣扬这是李非的善举,以至于李非每每出行,灵州百姓便涌出家门沿街跪拜,直呼其为神明。

    有关灵州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长安,肃宗听完五味杂陈,心中酸意更浓。李辅国自然知道肃宗的心境,于是在一旁说道:

    “陛下,奴婢觉得李非在灵州被奉若神明,竟然能被沿街跪拜,说明他蛊惑人心的能力无人能及。况且他现在已无官职,何来受拜一说。此举明显是藐视天威,置陛下于不顾。”

    “朕明白,李非是想借此来证明朕不用他是错了。只是近来政务繁忙,实在无力对他分心。”

    肃宗这是牵托之词,他自己也明白,现在这种情况根本动不了李非,因为根本没有理由,若要强上势必会引起非议。安置了大量流民,减轻了朝廷压力,又给长安送了那么多钱物,若要无端治罪,于情与理都说不过去。

    “陛下,既然李非已无一官半职,为何不暗中下手?”

    肃宗眉头皱了一下,想了想问李辅国道:

    “若李非无端暴毙,那天下人该如何看待?”

    “陛下,天无二日,陛下想想,如今李非已经是名满天下,若是再由他这么下去,一旦他真的借势起兵,谁人能拦!?”

    肃宗突然感到一阵慌乱,李辅国这番话唤起了他内心最深处对于李非的恐惧。

    “对于这件事,陛下不必亲力亲为,假他人之手,日后在拿他谢罪以示天下,可一举两得。”

    李辅国接着说道。

    “你是说韦坚?”

    “正是,陛下说韦坚也有通神之力,但此人一直看上去沉稳老练,让人捉摸不透。而陛下其实根本不需要什么神明,陛下就是天子,上达天意之人,只能有一个,绝不可让他人染指。”

    李辅国这番话,让肃宗不由得心头一动,思忖了一会儿说道:

    “那这件事就由你来安排,绝不可走漏半点风声。”

    “请陛下放心。”

    次日朝议,商讨赈济之策,苦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满朝文武依然是一片沉寂,根本想不出什么办法。退朝之后,李辅国单独叫住韦坚,对其说道:

    “陛下这些日子寝食难安,左相胸中难道没有良策解忧吗?”

    “韦某汗颜,如今各地州府求助的公文已经压得我喘不过气来,还要维持政务,已是竭力之态,户部无一分钱粮可调,李知事应该知道。”

    “可灵州现如今却是富足之地,似乎超然于大唐之外。
新书推荐: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我,大剑豪,杀人就变强! 穿越到民国成为何大清 开局击杀尹志平 无限灵石不敢花?我狂薅系统羊毛 四合院:我是傻柱堂弟 鹿鼎记:开局一本九阴真经 重生后我成了大佬的小心肝 快穿之不幸的男配 HP:我,捡伏地魔的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