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世家的能量,是不可否认的。
他们的力量之强,足可以影响到州牧。刺史一级的人物。
就比如说前冀州刺史韩馥,他就是个例子。
黄巾之乱时,冀州是黄巾的重灾区。张角的黄巾军在冀州肆虐。
朝廷没有办法,只能改刺史为州牧,让冀州牧拥有了兵权,而冀州牧则是下令让世家豪强自由募兵,以防黄巾。
于是,冀州的世家大族就开始崛起,有了足可以与州牧对抗的资本。
等到韩馥因军功,升迁到冀州牧的位置之后,那个时候冀州的世家豪强已经成了尾大不掉之势。
后来袁绍因为董卓入主洛阳,逃到了冀州,成为了渤海太守。
那个时候,韩馥是袁家的门生故吏,所以对于袁绍很是敬重。
那个时候的袁绍,意气风发,并且由于他以盟主的身份,率军讨伐董卓,而得到了巨大声望。
从那个时候,袁绍之名,在冀州可谓是如日中天。
冀州的世家觉得,袁绍比韩馥更适合作为冀州牧,于是,韩馥就在世家的阴谋之下,主动让出了冀州,最后死在了邺城。
而韩馥真的是自愿让出冀州吗?
按照世家之间的传闻来说,韩馥觉得自己是袁氏的门生故吏,自感袁绍才能胜自己百倍,于是才主动让出冀州牧的位置。
可实际的情况,却并不是这样,韩馥即便是在无知,他也不会想自己的手下投降吧。
那个时候,韩馥才是冀州牧,而袁绍只能算是韩馥手下的太守。
所以说,韩馥是袁绍的领导,即便是袁绍是韩馥恩主之后,韩馥最多也就是在官场之上,提携一下袁绍,又何必主动让出自己州牧的位置?
这于情于理都说不通。
而真实的情况却是,那个时候的冀州世家已经被袁绍拉拢,已经投靠了袁绍。
那个时候,韩馥已经指挥不动冀州各个世家,太守。
与其被袁绍兴兵赶下台,狼狈不堪,不如主动一点,让出州牧的位置。这样的话,袁绍至少看在自己是主动让出冀州,还是袁氏的门徒份上,给自己一个好的结局。
但是他低估了冀州世家的狠辣程度,在他们看来,韩馥被他们赶下台,那他一定会怨恨自己。
万一以后韩馥又得到机会,重新站了起来,那个时候,韩馥会放过自己这些人?
世家之人做事,重开不喜欢留后患,韩馥只要活着,对于世家的人来说,就是一个威胁。
于是,世家之人诬陷韩馥想要谋反,鞠义直接带队杀了韩馥全家,然后才将这件事报告给了袁绍。
这个时候,韩馥已经死了,袁绍也不可能为了一个死人,去跟世家翻脸,他也只能跟着世家一起,坐实了韩馥谋反这件事。
从那之后,袁绍也明白,冀州的世家不好惹,于是事事与世家的人商议。
这又反过来助长了世家的嚣张气焰,让冀州的世家越发的嚣张。
让他们觉得,冀州是他们的天下,离开了他们,冀州运转不起来。
但是,可惜,这一次,冀州的世家失算了,他们碰上的是一心想要把世家消灭的刘协,和一心想要整点事出来,证明自己的袁熙,还有一个天不怕,地不怕,而且武力值强悍的吕布。
可以说是,这三个人,除了袁熙有一些惧怕世家的力量之外,其他的两个人,对世家毫无畏惧知心。
而袁熙在他们两个人的支持之下,对世家的敬畏,也没剩多少了。
大汉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元月初。
现在正是新春时节,大汉春节气氛并不像后世那要浓重,不过朝廷规定,还是休息十五日,等到正月十五过后,才会上朝,官府才会办公。
但是,冀州的袁熙,似乎并没有想要休息的意思,他希望能够早一点把冀州稳定下来,确定好新政的事情。
于是,他把与各个世家商定的时间,定在了正月初三。
这一天,一直被战争阴云笼罩的邺城,恢复了活力。
袁熙作为代理冀州刺史,他想要让邺城的百姓知道朝廷新政的事,这一段时间都在派遣小吏在城内宣扬新政之事。
同时为了让邺城的百姓记住自己这个新刺史,让百姓对自己的新政保持支持态度,他也让人在城内发放一些年货,其实也就是一些米粮之类的东西。
他这么做,一方面邺城的米粮还有很多,加上去岁秋收的粮草,邺城至少在一年多的时间内,不用操心粮草问题。
再加上杨家,赵家也送来了一部分粮草,说是资助朝廷大军剿灭叛逆的。
所以说,现在的邺城不缺粮,所以袁熙才有底气拿米粮来收买邺城内的百姓,收买人心,让他们也支持朝廷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