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似道一直盯着赵旋,看到了赵旋的表情变化,十分满意,这才说道:“周忠在你的问题上,先问询了我,我也觉得你适合皇城司,但是又怕你疲懒,才建议他请示圣上的。”
赵旋这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不解的问道:“贾丞相为何要我担任皇城司提点呢?”贾似道解释道:“因为有一件事情,我想交给你去办。”赵旋疑惑的看向贾似道,问道:“什么事情呢,丞相尽管吩咐。”贾似道说道:“我蒙学之时,曾经有一个同学叫做李璮,现在任蒙古国江淮大都督,他有意想投靠我大宋,我必须找一个合适的人负责此事。”
“李璮?”赵旋一愣,在脑海中迅速的寻找此人的信息,并很快有了答案。赵旋疑惑的问道:“贾丞相,据我所知,那李璮一直生活在金、蒙境内,您怎么会和他一起蒙学呢?”
贾似道没料到赵旋也知道李璮,他也是一怔,随即便大笑道:“你居然也知道李璮,看样子让你去当提点皇城司倒是也合适。”笑罢,贾似道陷入了沉思,似乎在考虑从何说起。
片刻之后,贾似道才娓娓道来:“先父贾涉,曾因父荫由高邮县尉逐步做到了知盱眙军。当时蒙古国已经兴起,屡次起兵进攻金国。金国被夹在了宋蒙之间,国势日衰,而此时山东各地的义军也纷纷揭竿而起,起兵抗金,要求复归大宋。”
说到这里,贾似道又陷入了沉默。赵旋轻声道:“我记得辛弃疾在《美芹十论》中曾经说过‘’山东之民,劲勇而喜乱,虏人有事,常先穷山东之民,天下有变,而山东亦常首天下之祸。’大概便是如此了。”
贾似道点头道:“辛忠敏就是山东的归正人,此话从他口中说出,自然是不会错的。也就是在那个时候,金国迫于蒙古的压力,想先与大宋谋和,专心对付蒙古。而当时的朝廷也倾向于与金和谈。”
赵旋闻言大惊,失声道:“万万不可!此时于金国谋和,那么弃山东义军于何地,必出祸乱!”贾似道看向赵旋,满意的说道:“你能想到山东义军的处境,实属不易了。正如你所说的,山东义军听说了宋金将要议和,果然率兵南下,杀了楚州(今江苏淮安)都监沈铎,然后忠义军首领石珪又率领两万人渡过淮河,大肆掠夺楚州南渡门。一时之间,山东义军蜂拥而至,眼看就要酿成大祸了。”
赵旋默然,片刻后开口道:“山东义军本来是心向朝廷的,如此一来,即便安抚下去,也难免和朝廷心存罅隙了。”贾似道点头道:“先父也是这样想的,但是当时最要紧的任务就是先安抚住山东义军。于是先父上书朝廷,指出若在忠义军不断南移之际与金谋和,必将使山东的乱局蔓延至两淮,对于大宋极为不利。不如招安义军,让他们自成一军,安置在淮北。后来,朝廷就任命先父为淮东制置使兼京东,河北路节制使,负责安置山东义军。就这样,先父很快安稳了两淮的局面,也成了山东义军的实际管理者。山东义军的首领李全也成了我父亲的属下,因而我也就和李全的儿子李璮相识了。”
赵旋点头道:“原来如此。那丞相又怎么知道李璮想要回归大宋呢?”贾似道解释道:“我在任两淮制置使时,虽然没有再见过李璮,但是却是有使节之间的书信交往。后来我奉命坚守守鄂州,李璮托扬州知府李庭芝给我送来了一封信,在信中,他表明了想要归宋的意愿。”
赵旋正要再问,这时候房门又被敲响了。贾似道的话被打断了,他眉头一皱,不满的问道:“什么事情?”门外传来了贾欣笑的声音:“爹爹,是我。”贾似道无奈的摇摇头,说道:“进来吧。”
贾欣笑欢快的走了进来,对贾似道说:“爹爹,金姑娘我已经安排好了,我来看看您还有什么吩咐吗?”刚刚贾似道还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之中,一时间倒是忘了赵旋前来贾府的目的,直到此时才反应了过来。
贾似道低头思索了片刻,抬起头来对赵旋道:“此事既然牵扯到了凌光明,对你倒是大大的不利。这事我也了解过,我且问你,那丐帮金癞子的家属你可曾控制?”赵旋摇头道:“此事已经交给临安府去处置了,我倒是未曾过问。”
贾似道怒道:“糊涂啊!临安府才有多少衙役,治安和缉拿都在巡检司的掌握之中。现在凌光明既然能够扣押丐帮原帮主,就能扣押了金癞子的所有的亲人,到时候再以他们的命威逼金癞子现身,你能如何?”
赵旋闻言也是脸色一变,诚恳的说道:“属下也是今日才知道凌光明可能参与其中,还没来得及仔细考虑,多谢丞相提醒。。”贾似道说道:“现在你既然是皇城司提点了,也就有缉拿审案的权利。我建议你立刻带人前去巡检司衙门,将那金癞子的所有亲人提了出来,送往皇城司关押。”
赵旋连忙回答道:“好,我马上就去办。”贾似道又问道:“你现在带着多少的人马?”赵旋回答道:“现在只有有十几骑人马,也都顶盔贯甲了。”贾似道摇头道:“不行,人太少了,巡检司的官兵如果阻拦你一时半刻,到时候恐怕就见不到活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