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老钱一家连人带狗都歇在镐头村老于家。
一夜无话,差不多天蒙蒙亮时,院子里就有了动静。
大家庭的早晨自然也比寻常人户要热闹很多。
昨天虚惊一场,老太太又挺过来了,这家里的人也就该上工的上工、该上学的上学,自己忙自己的去了。
老于家兄弟和睦,妯娌之间关系也处的不错,再加上老太太爱热闹,八十岁的她为了方便帮忙看顾重孙,一直到现在都没提分家。
一大家子人同吃同住,光早饭就是个大工程。
在家也就算了,在别人家做客秦小妹可不好意思睡懒觉。
她昨晚上和母亲、奶奶睡一个炕,就也跟着她们一块儿起早。
简单梳洗过后,三个人就赶去厨房,想帮着一块儿做早饭。
李树昨天晚上是和父亲、爷爷以及哥哥四个人挤的一个炕,这会儿也已经起来了。
难得来一趟舅家,钱木匠打算发挥自己的特长,把这家里的桌子、柜子都检修一遍,该补的补,该新做的就新做。
家里的孩子很多,因为条件还算宽裕,不缺他们这点儿劳动力,所以大都要上村学,一早上忙的跟打仗似的。
一会儿这个的裤子找不见了;一会儿姐姐绑了妹妹的头绳,妹妹闹着非要她还,两姐妹干仗打起来了。
院子里全是小孩子的尖叫哭喊,直到他们的父亲母亲也就是于家的第三代们都从自留地里回来吃饭,才勉强算是把场面镇住。
本来早起是想帮着做饭来着,可孩子们都缠着秦小妹非要她断官司,她根本就脱不了身。
还想着吃饭的时候这几个小祖宗的嘴总该能叫粮食堵上,可才刚落座,几个小的就打起来了。
“凭啥你跟表姑坐一块儿?起来!昨儿就你跟表姑挨的近,今天该轮到我了!”
“凭啥呀?你腿短跑的慢怨我呀?想跟表姑坐一块儿明天起早点儿呗~”
“我叫你起来!”
“我不!呜呜呜···娘~大姐她扒拉我!”
“你还敢告状!”
家里就这些人,都在场呢,告不告状的有啥区别?
眼看两个女娃子要打起来,两姐妹的母亲很快腾出手来,一手一个把俩人分开,啪啪两巴掌甩在屁股上雨露均沾,世界这才安静下来。
孩子很多,个个都想和漂亮温柔的秦小妹亲近,可她左右两边顶多就能坐两个人,这不一早上光抢她身边的位置就打了好几场架。
人丁兴旺自然有人丁兴旺的幸福,可这福气一般人还真是消受不起。
某一刻秦小妹甚至恨不得自己是个聋子,她转头去看李树,只见他也是满脸菜色,看来姐弟俩此时此刻心里想的应该差不多。
早饭在哄闹中结束。
等背着书袋的孩子们都出门上学,院子里才清静下来。
秦小妹分到个扫地的活儿,拿着扫帚在门外忙活。
她穿一身家常衣裳,颜色也不鲜亮,可架不住人年轻,吃得好还经常锻炼,一眼看过去背面正面都让人眼前一亮。
村儿里人口几乎不流动,谁家多个人少个人都一目了然,钱大娘虽然是出嫁女,可她生没生闺女、生了几个孩子,娘家这边的村民还是晓得的。
老于家门口平白多了个俏生生的大姑娘,来往社员不敢直勾勾盯着人家看,顶多飞快瞟一眼就快步走开,之后再聚一起窃窃私语。
“瞧见了吗?像谁?”
“像天上的仙女!”
“······”
人类的求知欲望之旺盛,甚至可以推进历史的进程,当天早晨的工分地里,于家众人刚抬起锄头,就有人凑上来问。
“老于!你妹子回来看老太太带过来一个好漂亮的小闺女,是庆春的对象吗?真有福气啊。”
昨天老太太那事儿知道的社员不少,去看望的也多,但真知道秦小妹身世的却没几个。
想到以后孩子来家走亲戚的时候还多着呢,于大哥也没藏着掖着,大大方方道:“庆春的对象在城里呢,是供销社的售货员儿;家里那个是秀梅认养在家里的闺女,有本事着哩,裁缝匠!”
“豁~”那社员一听这个,当时就夸张的捂住了嘴。
“行啊!这也太有福了,找个对象是售货员;养个闺女是裁缝匠,该说不说还是咱秀梅命好。”
可不是命好吗?将来不管是跟着儿子过还是跟着闺女过,日子指定都能好过。
人活一辈子,费劲巴拉又是找对象又是盖房结婚、生儿育女的,不就是为了老了老了能有个依靠吗?
瞧瞧老太太,儿孙满堂全是孝顺孩子,日子过得多美,简直羡煞旁人。
秀梅现在这情况,以后的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