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城和十年前没有什么不同,城墙高筑,人来人往。
萧毅和周全来过两次,为了寻找养父母被害的线索。
这里,是一切事件的开始。
知州府门前,陈君琢望着府门道:“当年,你就在这里被周雨竹的父亲抱走。”
顾加笑跟了句:“公子也是在这里受到了惊吓。”
“十年前的知州李俊民已经病死了,现在是谁?”萧毅问。
“王镐。”陈君琢和顾加笑同时说,互相望了眼。
萧毅抬腿往府门走去:“去会会。”
门房见来人立即出来拦住:“三位是何人啊?这里是知州府,如果有事请到衙门去。”
“那麻烦你派人去把王大人请回来吧。”顾加笑沉声道,将禁军腰牌一举,门房仔细看了,立即点头哈腰:“请大人进府稍等,小的立即差人去请王大人回府。”
在前厅等了没多久,穿着官服的王镐匆匆而来。
进的厅来见面前三人都是便服,除了陈君琢几日前见过,另两人一时不知谁是谁,便拱手行礼道:“下官荆州知州王镐,不知哪位是禁军指挥使大人?”
顾加笑起身道:“我是皇家禁军指挥使顾加笑。”
王镐立即行礼,同时眼睛望向萧毅,顾加笑是琪三的贴身侍卫,他来了荆州,难道身边的年轻人是?
一定是的。王镐为官多年,察言观色的本事总是有的,他朝萧毅跪下:“下官见过琪三公子。”
萧毅笑了,之前高高在上的官老爷,现在伏在自己的脚下,此刻他突然不讨厌自己的身份了,有了这个身份,他到哪里都有人朝他行礼,要吃什么用什么,都有人给他。
之前在扎纸店,想买串烤肉都要求小二半天才给两个铜板,有身份,有地位,有钱,真是件好事。
“起来吧。”他淡淡地说,语气平静,掩盖住他内心刚刚翻起的得意。
王镐起来坐了,惶恐不安,按理公子在武昌,自己并没有接到他来荆州的通知,突然到来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你来荆州多久了?”听到公子问他,王镐立即回答:“下官来荆州已经三年有余,这三年来,下官殚思竭虑,全力为荆州百姓谋福,可谓是日夜操劳,头发都白了许多。”
“王大人辛苦了。”
“受皇上恩宠,自当为朝廷效力。”王镐双手往天上一拱,一本正经。
“皇上有王大人这样的好官,真是福气。”
萧毅和王镐两人一番对话,包括之前与周雨竹的对话,顾加笑暗自吃惊。
这个人之前不是一个小伙计吗?短短时日,怎么和公子一样伶牙俐齿的?要知这些都是天性,一时半会是学不会的。
难道他真的是公子?顾加笑想着婆婆和周雨竹的话,但在心里又否定了。公子或许还活着,眼前之人肯定不是。
虽然还有诸多谜团未解,这个身份却是确凿无疑的。
那唯一的解释就是他天性聪慧不输琪三,毕竟是平王的儿子,或许还真和他哥一样。
顾加笑这么想着,听得萧毅又道:“王大人来荆州才三年,对于荆州旧事估计不知。”
王镐道:“公子有所不知,下官到任后,阅遍州府旧档以及地方志,对于所辖之地的事清楚的很呢。”
萧毅吃惊:“王大人如此用心,可敬可敬。”
“王某为官向来如此。”王镐笑着:“公子想要知道什么,但问无妨。”
“王大人可曾记得有一位叫包知礼的旧吏?”
“包知礼?”王镐沉思着,片刻他抬起头道:“我想起来了,他十多年前,曾是江陵县的知县,后来突然消失不知去向。”
萧毅望了眼陈君琢,他目光凝重,似乎也在回忆这个人。
“这么说,当年是有这个人了?王大人记性真好。”
王镐回道:“我这记忆是不错,不过这包知礼我能记得,是因为他在旧档中和一个案子有关,所以我印象深刻。”
“什么案子?”三人好奇。
“和一桩儿童拐卖案有关,当时江陵县和周边的县城都失踪了好多女孩子,包知礼负责调查。”
“案子破了没有?”
王镐摇头:“孩子应该都被卖到外地去了,也没抓到人,成了悬案,包知礼因为这事还被罚了俸禄。”
陈君琢不知萧毅为何打听这个人,出了府之后他问:“包知礼是公子旧交吗?”
十年来,陈君琢改名为李大由,在一个大户人家里做私塾先生,暗地里继续寻找姈姮和收集情报,同时也关注着萧毅的动态,他一直都在龙门镇,如何和包知礼有联系?
萧毅摇头道:“不是,不过他做过江陵知县,陈叔叔是否知道此人?那拐卖儿童的案子你可曾听过?”
“那时我只关注紫星教,并没有和这个包大人有交集,拐卖儿童的事是有,不过你在武当山,我就没去打听这事。”
萧毅知道是陈君琢将他送给萧氏夫妇,并且一直在暗中资助他们,密切地关注自己,他向他投去感激的目光,陈君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