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国公滕烈身负重任,率领着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马车上满载着数量惊人的酒精和口罩,急匆匆地向着京城进发。这些物资对于京城来说至关重要,关系到无数百姓的生命安全。
然而,由于携带的东西实在太多,而且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和风险,他们不得不小心翼翼地避开熙熙攘攘的人群以及各个县衙。因此,滕烈选择了较为冷清但路途较远的官道大路前行。一路上,他们连驿站都不敢轻易停留,生怕耽误了时间。
就这样,滕烈一行人日夜兼程,风餐露宿。白天顶着风雪寒霜,夜晚则伴着清冷月色。饿了,就随便啃几口干粮;渴了,就喝口凉水。尽管条件艰苦,但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尽快将这批宝贵的物资送到京城,以确保京城的安危。
而与此同时,沿途经过的那些州府县城正遭受着疫症的肆虐。不过,滕烈深知自己分身乏术,无法顾及所有地方。他相信,后续赶来的大皇子关扬等人会妥善处理好这些地区的疫情问题,拯救更多无辜百姓于水火之中。
终于,在苏林费尽力气、几经波折地成功抓捕到那狡猾无比且作恶多端的细作头子高玩有岩之际,远在千里之外的滕烈正快马加鞭、风尘仆仆地向着京城疾驰而来。一路上,滕烈心急如焚,不断催促胯下骏马加快速度。
当他抵达京城外时,却惊讶地发现进京的关卡竟然变得如此森严。以往这个时候,进城的百姓总是排起长长的队伍,喧闹声此起彼伏。
然而此刻,城门口却是空荡荡的一片,不见一个人影。若不是他及时出示了代表着无上权威和荣耀的定国公令牌,恐怕那些尽职尽责的城门守卫根本就不敢轻易放他通行。
守卫将领远远望见滕烈归来,心中一喜,赶忙快步上前,恭敬地行礼道:“末将参见定国公大人!您一路辛苦了!”
滕烈微微点了点头作为回应,随即开门见山地问道:“京中现在到底是什么情况?为何会变成这番模样?”
面对滕烈急切的询问,将领丝毫不敢怠慢,连忙毕恭毕敬地回答道:“启禀定国公大人,近日圣上降下圣旨,言称江夏一带爆发了严重的疫症,疫情来势汹汹,大有蔓延之势。”
“为防止疫病扩散至京城,圣上特下旨命令城中百姓一律居家不得擅自外出,而城外之人也一概不许入京。”
“此外,但凡有人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都必须立即上报并接受隔离观察。同时,京畿卫每天都会挨家挨户地分发清瘟汤,以帮助众人预防疫症。”
滕烈面带微笑地点了点头,心中暗自思忖道:看来圣上还是能够听取良言相劝的。如此一来,我也算稍稍安心了些。
想到此处,他不禁轻舒了一口气,但紧接着又面色凝重地再次开口叮嘱道:“如今已临近年关,家家户户都盼望着能过个安稳祥和的新年。”
“然而,在此期间,百姓们或许会因为一些琐事而心生些许怨言。对此,切不可贸然使用武力镇压,应以耐心劝解为主导方针。”
“若遇到那些故意散播谣言、扰乱民心之人,则需当机立断将其擒拿关押起来,并迅速移交至京兆尹处进行审讯,务必查明真相,以正视听。”
将领听闻此言,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恭恭敬敬地向滕烈行了一个大礼,高声应道:“下官谨遵大人教诲,定当不辱使命!”
待滕烈叮嘱完毕之后,他这才转身朝着宫中匆匆赶去。一路上,街道两旁冷冷清清,不见半个人影,唯有寥寥无几的京畿卫手持兵刃,迈着整齐的步伐来回巡察。
待到行至宫门前时,只见那宫门紧闭,守卫森严。
每一名守卫皆全副武装,神情肃穆,并且人人都戴上了口罩以防万一。此外,各种物资也被临时放置在了宫门口一侧的廊坊之中。
就在这时,一名侍卫走上前来,手持喷雾器对着滕烈从头到脚喷洒了一遍酒精。待见滕烈早已经佩戴好了口罩,确认他的令牌无后,这才挥手示意放行。
于是,滕烈深吸一口气,稳了稳心神,然后迈着坚定而有力的步伐踏入那巍峨高耸、庄严肃穆的宫门。
进入宫中之后,他静静地站在殿外等待着皇上的召见。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终于,一名内侍高声传唤:“宣定国公觐见!”听到这声传唤,滕烈连忙整理了一下衣冠,快步走进宫殿之中。
待到见到皇上龙颜之时,滕烈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刻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大礼,并高声呼喊道:“臣下拜见圣上,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其声音洪亮且饱含敬意,在空旷的宫殿内回荡不息。
皇上坐在高高的龙椅之上,目光扫过下方跪地行礼的滕烈,心中不禁感到一阵安稳和喜悦。毕竟,定国公此番归来,意味着又多了一份可以倚仗的力量。
尽管这些年来,皇上一直在暗中打压定国公府,但到了这关键的时刻,他却发现自己依然十分依赖这位亲姐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