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大周浮生 > 第一百三十七章 官学

第一百三十七章 官学

    新政令影响是巨大的,虽然九溪各衙官吏尚未补充到位,但在发放了欠薪的之后,还是如同一架庞大老旧的机器缓缓运转了起来。

    由于徭役期间管饭的缘故,征发民夫的阻力比往年小了不知凡几。

    治水清淤工作得以迅速开展,一队队民夫在各衙官吏的组织下,直扑九溪各处。

    此时正值隗江冬季枯水期,是治水的黄金时间窗口期,在地面被逐渐寒冷的天气冻硬之前,每一刻都不能耽误。

    各处开凿河渠、修筑堤坝工作热火朝天进行的同时,一场波及九溪上下官吏的人事改革也在黎珩的主导下,逐渐酝酿。

    “有这么多?”

    黎珩望着被呈上来的数叠名录,讶异道。

    “属下拜访各家之时,诸位大人言谈间皆是称颂主公选拔领内才俊之举,七十三家共推举子弟一百五十九名,每家都至少推举了一名子弟,人丁最为兴旺的郝氏甚至一次性推举了五名族中子弟。”

    黎珩随意拿起最上面一张,随意翻阅了一番。

    【卫谦,年二十四,父谌,为家中第三子,少有勇名,善舞槊,知兵事。

    其幼而老成,年六岁,随父游猎,尝与群儿嬉于林间,虓吼震天,林中鸟兽奔走,群儿惶扰莫知所为,谦独神色自若。

    ......

    开运七年,时民遭寇乱,谦率族兵三十人以往,未几,斩贼首七十六级而归,寇乃平,乡人称之。

    ......

    以煌观之,其外若讷而内沈敏,可为千人尉。

    ......】

    再往下抽出几张,每一张纸上都是如此,密密麻麻记载着这些推举上来的各家士族子弟的名讳、风评、所擅长能力等资料。

    “唔...你还给每个人标注了各家风评?”

    “皆是些街言巷语,时间仓促,属下未曾深入考证。”

    江煌此番拜访九溪各家的行程足足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如今从这数叠名录来看,他这半个月确实一点也没闲下来。

    “如此也是十分难得了,这些时日辛苦你了。”

    这等成果已经超出黎珩此前期望了,不由赞许道。

    “此皆属下分内之事,不敢居功。”

    面对江煌的自谦之语,黎珩只是笑笑,目光沿着这数摞名录档案瞟过,见名录一旁还摆放着一方数尺长的木盒。

    一时来了兴趣,将其盒盖揭开,登时灵光迸射而出,内里存放的皆为灵材古物等稀罕物件。

    “这是何意?”

    “此中物件皆是各家推举子弟时送予属下之物,属下不敢擅专,特将其献于主公。”

    “人家既然给你,你就收着吧。都是哪几家送礼了,回头在这名录上标示给我看看。”

    黎珩将木盒盖上,又拿起一份档案目不转睛地翻看起来,却是再没看那木盒一眼。

    “...遵命。”

    房间内一时只余纸张被翻动而发出沙沙的声响。

    “江煌,你可愿做武学先生?”

    静静翻阅了百十页桌上的名录,黎珩忽然丢出了一个提议。

    “属下不明主公之意。”

    面对黎珩没头没尾的提议,江煌一头雾水。

    武学就两种,除了少数实力强劲的望族给自己族中子弟所办的族学外,就是不能独立办学的各家小族抱团取暖建立的武学。

    难道是主公想给自家子弟寻个老师了?可是据他所知,主公至今应当还没有子嗣。

    “各家子弟良莠不齐,依我观之,虽有先天之别,亦有后天教化之故。领内望族自有族学教导族中子弟,小族出身者却只得联合办学,两者得到的教育可谓是天差地别。”

    “寒门小户虽有良材,却朴琢不工,未得成器,故我有意建官学,内里分为上下二院,其上院供各族子弟蒙学,其下院供黎庶习得谋生之技,官学一概费用由府库支出。”

    黎珩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

    “主公深谋远虑,煌不及也,愿供主公驱使,做一武学先生,行教化之功。”

    江煌明白黎珩给他说了这么多,自然不可能将他真的作为新官学的普通武学先生,更何况听着黎珩的讲述,他已隐隐意识到了这新建官学的未来潜力,就算真让他做一普通武学先生也不亏的。

    “好!既然承启圣之宏愿教化万民,这官学我便将其名为承贤院,由我出任首任山长,你便为九溪教谕司衙门主官兼承贤院的监院,除开立科目,聘任博士教习等重要之事须报与我外,平日院中一应事务归你一言而决。”

    “而这些年不及十八的士族子弟便是承贤院首批学子。”

    黎珩敲了敲手边那厚厚一摞子档案。

    “若各望家
新书推荐: 末日黑科技,打造最强庇护帝国! 洪荒,地道本源化形,谁敢杀我! 开局边境杀腐尸 系统加点,成为家族幕后老祖 大夏镇妖司,我以妖魔炼金身 守护甜心星空之愿 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选择登基! 荒年不慌,长姐钱粮囤满仓 无敌天命 重生美利坚:开局化身加州坐地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