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肆
怨不了谁,早该预料到的结果,看来那确实只是杨志刚老师写着玩的,想通过这挖到稀有宝藏什么的无异于痴人说梦,自我催眠罢了。
全是自己意淫的。
“哎……”很明显,萧临然也对眼前景象略感失望,不知道他期待中的好东西是什么,“看开点,好歹我们找到了一些废纸板,拿回去当柴火烧、当挡风板之类的也不错。”
柴火?我被他的话逗到,扑哧一笑。“是啊,柴火……”我看着那些堆叠的纸箱,回道,“这些我们两人应该能一次搬走。回去后还得跟墨老师报告这里的状况,这里需要更多的人来彻底搜刮。”言毕,直接上前。
“那当然。”萧临然眼见如此,也跟着干。
在收拾中,我很肯定,这堆玩意应该是日积月累的才有这么多,活脱脱的垃圾场。看上面的字,家电、快递……什么用途的都有。就在我尝试拿开一个大纸箱时,某些奇怪的事发生了。
有点……沉重?我感到不对,挥掉大纸箱上的遮挡物,把它拖拉到一边。这顶还被合上了,四个边相互折叠,绝对有人故意而为之。带着好奇,把四个边分开后,才发现里面的秘密。
在我还没招呼萧临然过来瞧瞧时,他那边也“出事”了。“哇……”他对自己眼前的玩意非常惊讶。
那是一桶水,隐藏于纸箱堆之中,用塑料布覆盖着,被他掀开了一半。
而我这呢,是一个黑色挎包和手提袋。
……
我们俩将挎包和手提袋的里里外外研究了一通。手提袋里有一个存折、一封信和一个玩偶,信看着像是另一人写给自己家人的,还没拆开来看。
挎包的可就丰富了。换洗衣服、一点吃的、我不认识的小刀、手电筒等等,以及比较有趣的,u盘、手机和教学日志。u盘和手机暂时没动,倒是教学日志……起先两人还带着图一乐的心态阅读,但随着页面的翻动,我们的笑容逐渐凝固:这不是什么“今天第三节课纲要”,是杨志刚老师对学校被封锁以来的真实记录!
根据教学日志提供的线索,可以得知几件事:
1刚开始看到“这没什么好看的,快回去上课”这句话时,总觉得眼熟,想了好一会,才恍然大悟:树,上课铃,张望的初三女生。那个“初三女生”就是我!当初蒲乔跟树拴在一块,上课铃响了我还在那看,有一个老师赶过我,想来杨志刚就是那个老师。只可惜,我早已无法回忆起他的样貌。
2杨志刚有一个当警察的小舅子,挎包里的多数东西是小舅子当初参与封锁时悄悄丢给杨志刚的。
3手提袋里的信是一个叫老张的后勤人员写的,他生前把手提袋转交给了杨志刚。这人有教师宿舍和多功能楼杂物间的钥匙,关键信息。
4文中夹杂着抓捕感染者的经验,大部分我之前就摸索出了,只是“感染者感知附近的方式之一是嗅觉”这条,我有点不认可。若真如此,那我前几天怎么在多功能楼熬过去的?
5萧临然发现的桶装水是杨志刚放那的。
6u盘和手机里有这次灾难的相关内容。
7理论上包里应该有三个刀具,但我们只找到了瑞士军刀和小折叠刀,另一把很可能是杨志刚用手机拍完视频后拿走了。
看完后,我还是有些疑惑:在校长和绝大部分老师莫名失踪的情况下,为什么杨志刚反而能藏身多功能楼杂物间?他现在在哪?还活着吗?如果活着,会不会回到这?这很重要,因为……
我和萧临然在是否跟墨老师通报这个地方的问题上发生了分歧。
就像教学日志里提到的,杨志刚原先将这天台视作学校大乱后的安全点,但他受不了学生们被感染者撕咬、杀害,又自己用手机拍完视频后离开了,从此下落不明。我在想,既然物品的原主不在了,这“风水宝地”目前又只有我们俩发现,不如……鸠占鹊巢。把这里变成私下的“新安全点”,同时谎报墨老师那边,确保不会再有食堂出外学生或其他任何陌生人发现这里。
“我呢学习不太行,但偷东西和‘吃独食’这种事,我有点做不到。”萧临然给出的理由。
我当时也不知哪来的劲,又或是对“独占稀有资源”的狂热,开始跟他抬杠:“什么叫偷东西?不问自取才是偷。物主可能都已经死了,而且从文字上看,他希望找到这些东西的人能好好保管;这不叫‘吃独食’,这叫‘投资未来’。万一哪天食堂玩完了呢?你怎么敢肯定食堂那玻璃大门能永远坚挺?墨老师真的很可靠吗?反正我是不太接受她有意无意间的变着法施压,布置任务……”
起先我以为自己的话有些冲,可能会引起萧临然不悦,但他只是瞪大眼:“当然能!因为有人前仆后继的上前顶住,自然能坚挺!”言毕,顿了几秒,又缓缓道,“你说的墨老师……她或许是有缺点吧,可你也找不出第二个能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