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学霸正文卷第三百一十四章办刊“他竟然能够仅仅只是通过这种数学推导的方式,就能够将电子的行为推算到了如此程度?”
麦克·海伦的眼中充满了不敢相信。
作为一名材料学家,他属于实验派。
也就是更倾向于通过实验来研究、合成新材料,而不是像研究理论材料学和计算材料学的那些人一样,喜欢通过理论计算的方式来研究。
而这种情况在材料学界也算是一种倾向,实验为王,理论什么的稍稍靠边,基本上也就只是作为实验派材料学家们的辅助用。
但是,现在李牧的这篇论文,就给他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
这篇论文里面所阐述的作用,以及相关的预见,让他也不得不为之眼前一亮。
如果真的能够实现这篇论文中对电子行为的精准分析,这对全世界材料学界来说,都将有着雪中送炭般的作用。
毕竟,对于当前的材料学界来说,想要合成出一些新的,并且有价值的材料,运气成分占比相当之高,理论完全是辅助。
更多的,是根据当前一些已知的材料配方,然后再考虑不同元素的属性,通过一些计算的结果来预测,再来进行合成。
而对于这种研究方法,成功率也并不是多么的高,不然的话,每年那么多材料方面的预算砸下去,指不定什么强相互作用材料都已经研究出来。
这样的材料学界,得到了这样一篇论文,称之为雪中送炭,也完全不为过。
麦克·海伦感到不可思议,他旁边的同僚们当然也都感到不可思议。
“如果是真的话……贝伦斯那家伙恐怕首先就要高兴坏了。”
“别说是贝伦斯了,他们那帮研究计算材料学的恐怕都要过圣诞节了。”
几个人的面容复杂。
一是为材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感到茫然,二是为李牧能够研究出如此理论而感到一种落差。
明明,他们也研究了这么久的材料学,怎么人家随便跨领域搞一下,就能够搞出这种东西来了?
这一刻,他们体会到了研究数学和物理的那帮人的想法。
其中有一个人忍不住做出了揣测:“话说,不会,他的这个理论其实没啥作用,不然的话他为什么只是发在他们华国的论坛上面,而不是投稿给期刊呢?”
另外几个人顿时都用看傻子一样的眼神看着他。
麦克·海伦无语地说道:“这篇论文咱们刚才都一起看完了,你说这理论有没有用?”
理论有没有用,对于他们这种级别的学者来说,很容易就能够看出来,毕竟像密度泛函理论这种对于计算材料学来说,称得上是圣经的理论,他们也是很认可的。
而研究出密度泛函理论的科恩,也为此获得了199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对于材料学的意义十分重大。
那个人也意识到自己说的有点愚蠢了,所以也不再说什么。
最后,他们齐齐叹了口气,这个房间中,也陷入到了一阵沉默之中。
而从他们这里开始,也有越来越多的国外材料学的学者们知道了【材料电子行为原理】这个全新的理论,这也使得全世界的材料学者们又一次活跃了起来,讨论这篇论文的意义和作用。
众多材料学界的大牛们纷纷都站出来,表示了对《材料电子行为原理》的认可和肯定,也正如麦克·海伦他们预料的那样,对于计算材料学和理论材料学的那帮学者来说,这可真正称得上是过圣诞节了。
相关的论坛上,这些学者们狂欢了起来,也有不少这方面的顶尖学者开始探讨将这篇论文里面提到的方法和密度方法理论进行结合,来帮助他们计算材料学更进一步。
然而,就在他们想要做出这种尝试的时候,问题来了。
这篇论文的原文是用中文写的,这就让他们感到着急了起来。
他们想看见李牧的英文原文,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加贴合作者的本意。
然而,现在他们在网上看见的都是翻译版本,而翻译出来的效果……只能说是不尽如人意。
英译汉可能会有不少优秀的翻译家,但是汉译英这方面,就相对来说太少了,最关键的是,在翻译过程中还能够准确的判断李牧的意思,用的词汇也得准确,最关键的还得是有相应的专业度。
不仅得精通中英双语,同时还得对材料学有深刻的认识,嗯……在知识面上,少说也得包含了量子化学、计算材料学、理论材料学,同时也还有一定实验方面的内容等等。
总而言之,能够精准翻译出这篇论文的人,几乎称得上是少之又少,至少就目前来说,还没有谁能够站出来说自己可以。
于是乎,就有不少国外的材料学者们开始喊话李牧,希望他能够写上一篇英文版,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