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韩千卫金陵探军机、小曹殷误沉天渊底
东吴都城建邺,也称金陵城、石头城。
比起大魏的洛阳、长安;蜀汉的成都、汉中,建邺城则更添了几分灵秀之气。
此建邺城,风水地势极好,北临大江,东有龙盘紫金山,西有虎踞清凉山,北有玄武湖,南有雨花台,山水环抱,不仅风景秀丽,地势更是极为险要,易守难攻。
蜀汉丞相诸葛孔明当年顺江而下出使江东时,看到眼前的金陵城,也不禁由衷赞叹此地:“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
这也是江东朝野上下,百官、百姓一直引以为傲的传说与故事。
约千年前,此地乃是周朝周章的封地,但彼时的江南潮湿残破,尚无任何出色气候。
春秋末年,吴王夫差还在此地筑冶城,开始铸造刀剑、冶铸铜器。
而九百年前,战国七雄中的楚国也在此地设了棠邑城,置棠邑大夫,此时,大江南岸这片灵秀的平川之上,建起了第一个大城。
八百年前,楚威王熊商又将棠邑加筑为金陵邑,金陵之名,正源于此。
不仅如此,金陵城还有一个东吴百姓不怎么提起的传说,那就是,五百多年前,秦始皇帝嬴政截断金陵龙脉王气的传说。
据说当年秦始皇巡游金陵城,被此地的风景气机所吸引。但是陪同秦始皇的方士却都不说一句话。秦始皇发问,方士才说金陵此城,王气极盛,五百年后,此地将有天子出现。
想将秦朝帝位传至万代的秦始皇闻言大惊,他就问方士,有何法可破此地王气。方士就指着方山说,此方山顶部平坦如官印,人称天印山。唯有断了方山龙脉,才可阻隔金陵王气,除此之外,再引淮水贯穿金陵,通达大江,如此一来,秦淮河就可冲尽帝王之气!
这个传说,既应证了本朝天子的天命所归,但同样也伴随着对本朝的诅咒,故此金陵的官民都对这个传说讳莫如深。
本朝天子、当年的吴王孙权定都此地后,为了巩固城防,还在在秦淮河入江口处修建了石头城。金陵城石头之名也由此而来。
不仅如此,金陵城之布局,以皇城太初宫、南宫为核心,苑城与西苑则分别为皇宫后花园和禁军卫队的驻地。而秦淮河两岸,则是日渐繁华的坊与市。
此刻,由大魏校事官、殄吴将军曹纂亲自委派的校事府密探、兼禁军武卫营什长的韩千卫,正在秦淮河的秘密据点处等待着金陵城内的消息。韩千卫在东吴刺探情报已然数年之久,他深知近年来,吴主孙权上了年纪,早已不如年轻时候那样英明睿智了。而东吴新上任不久的校事官吕壹,更是一个只知曲意逢迎、溜须拍马的酷吏,因此自己要打探到东吴的一些情报,倒也不像想象中那般困难。
韩千卫知道,此刻,东吴皇帝孙权,正在太初宫中与太子孙登、校事官吕壹等人密议着与辽东公孙渊结盟之事。不仅如此,通过与密探的接头,他还知晓,此刻在遥远的五岭之南、广州极西的交趾郡,被贬到此处的虞翻虞仲翔,依旧关心国事,虞翻得知吴主孙权想要渡海至辽东之事后,还通过交州刺史吕岱,专门送来了一份呈给太子孙登的劝谏奏表。
但此事早就被守株待兔的韩千卫知晓,那份密奏,此刻也已经被韩千卫拿到手了。
说起这个虞翻,韩千卫心中倒是不敢小视。据说此人可徒步日行三百里、且善使长矛,不仅如此,他还是个研究经学的大家,精通《易经》,兼通医术,可谓是文武全才。吴主孙权也曾称赞其人可与汉东方朔为比。甚至自己大魏的文皇帝昔日在世时,也对这个千里之外的外臣倾心不已,甚至常常在宴会上为虞翻设置虚座。
但虞翻此人性情却粗疏率直,得罪了不少朝官,因此多次被人毁谤,这才被孙权发配到了千里之外的交州。
韩千卫念及此处,无奈的摇了摇头,将手边碗中的吴地黄酒一口饮尽。
————
曹叡东巡历时两月余之后,时值夏日,天气炎热,于是他便打算将仪仗与车驾提前停留在许昌行宫,以便避暑。
许昌行宫之内,虽比外面凉爽不少,可是仍然无法完全阻挡住那炎夏的暑热,曹叡听着殿外知了的鸣叫声,渐有困意,于是便靠在御座上假寐休息。
过了一会,曹叡突然见到有一黑衣老妪,怀抱一名婴儿,缓步走进殿内,曹叡仔细去看时,竟发现那老妪怀中之子,竟是自己的殷儿!
那老妪继续朝着阶上而来,并朝着自己说道:“汝儿阳寿已尽,便让他随老身去吧……”
曹叡闻言大怒,想要起身去抢夺皇儿,这时,似乎传来了一阵急切的声音,正在呼唤着自己。
“陛下……陛下……您怎么啦……”
曹叡突然惊醒,这才发现只是做了一场噩梦,虚惊一场而已,而随行的夫人郭氏见皇帝醒了过来,急忙取出手帕为他擦了擦额上的冷汗。
“朕方才……做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