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陵侯府、东堂麟趾轩中,李丰、许允、崔赞、袁侃几人等人听了夏侯玄的分析,心中安定了不少。
而夏侯玄不知道的是,李丰此刻心中所想,并不是什么国家战事。如今的朝局,李丰心中明白,眼中自然也看得通透,大将军曹爽虽然权势滔天,风光无限,但太傅司马懿毕竟是三朝元老、当世名将,其老谋深算又岂能不防?
一向与夏侯玄交好的李丰明白夏侯玄与司马家的恩怨,自然是无心为司马家出力的,可一向聪明的他也不敢贸然将司马家得罪的太深,这也是他自从被何晏举荐,担任侍中以来,并没有为大将军曹爽立一件功劳的原因所在。
而此番吴国大举侵犯,荆州扬州的军事防务又尽皆把握在大将军曹爽一脉的人物手中,一旦此战有失,那么大将军曹爽在朝中的威信定然会大打折扣。因此李丰这才审时度势,前来与夏侯玄商议,如今听了夏侯玄的分析,李丰明白,此战过后,大将军曹爽在朝中的地位应当会继续稳固下去,而届时他也会一步一步向曹爽不断的靠拢。
——————
就在一众好友在夏侯府中长谈之际,扬州战场之上,魏吴两军之间的血战也终于开始了。
王凌与孙礼麾下扬州常驻大军本有六万,此前拨调了一万精锐交给了诸葛诞,还剩下五万大军,前日二人计议之后,认为以全琮一贯的手段,以及这段时间吴军的行军迹象来看,吴军很有可能分兵突袭骚扰扬州各处关隘,因此又调分了两万大军分把各处关隘。再加上轮休休假的兵户,此时王凌、孙礼二人麾下仅剩下三万大军可堪一战了。
而让王凌、孙礼意想不到的是,扬州各处关隘竟无一处有吴军进犯,而就在二人想要抽调一部分大军回援芍陂大营的时候,全琮竟忽然亲领麾下数万主力人马开始朝着芍陂魏军大本营大肆袭来!
幸好王凌、孙礼二人平素治军有方,全军整日都在戒严状态,因此总算是及时发现了十里之外的吴军大部,由于大营之中辎重粮草颇多,王凌、孙礼当机立断,决定立即主动出击前来进犯的吴军主力。
大帐之内,全副披挂的都督王凌火速召集了诸将,传达着将令:
“孙礼,本将命你火速率领麾下精锐卫队,并营中一万精骑,火速出营,迎战吴军!”
孙礼立即上前接令:
“末将领命!”
王凌继续下令道:
“传令兵火速前往五十里外昭武将军诸葛诞大营,命其火速驰援芍陂!其余诸将,整肃步军大部一万五千人,随我紧随孙刺史精骑之后,迎战吴军!大营留下五千精锐弩手,保护粮草辎重!”
“领命!”
魏军诸将官听了将令,迅速便前往各营下达军令去了。
孙礼火速集结了魏国大营一万精骑,给麾下的两名校尉、十位军司马传达了王凌的将令后,迅速便跨马出营,迎战吴军去了。
【注一:三国时期主要实行世兵制,该时期军队的基本编制单位一般为:军—营—部—曲—屯—队—什—伍。五人为伍(5人),设伍长;二伍为什(10人),设什长;五什为队(50人),设都伯;二队为屯(100人),设屯将,百人将或百人督;五屯为曲(500人),设曲长或曲将;二曲为部(1000人),设千人督或牙将、军司马;五部为营(5000),设校检校尉;两营为军(万人),设校尉。】
而王凌也指挥麾下三名校尉、十五位军司马迅速清点了一万五千步卒,紧随孙礼精骑大队之后,出营拒敌去了。
魏吴两军的前锋在芍陂附近首先遭遇。孙礼立即下令,命麾下两名校尉分兵两路,各自以五千精骑绕到吴军左右两翼,游走击杀吴军阵列边缘的士卒,以扰乱吴军的阵型。
全琮见魏军提前十里就发现了自己大军的动向,心中连呼可惜。目力甚佳的全琮看到了魏军大纛上绣着‘伏波将军孙’的字号,心中思索了半晌,这才反应过来自己的对手是孙礼孙德达。与此同时,他发现孙礼麾下的骑兵并没有直接朝着自己的中军扑过来,而是兵分两路,侵扰自己侧翼去了。
这些年越来越精明的全琮很快便明白孙礼这是想要扰乱自己的阵型,自然没有轻易上当,而且孙礼不顾自己中军精锐,很明显魏军很快还会有大队人马对自己进行二次攻击。全琮略一思索,立即将令旗一劈,传来了副将中郎将秦晃以及四名传令兵:
“传本都督将令,左右两翼不可派精骑与魏军对冲,命橹盾弩手严守两翼,中军将士不可妄动,严阵待敌!”
“唯!”
四名铠甲上插着两根长羽的传令兵立即便催动快马,朝着吴军阵型行列的空隙飞驰而去,将全琮的指令传达到了吴军各部军司马的耳中,吴军也很快便镇定了下来,开始有条不紊的抵挡起了孙礼麾下一万精骑的冲击。
孙礼见全琮从容变阵,又想起此次全琮灵活的用兵路数,不经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