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公社,辖下有着八个大队,东湾大队只是其中之一。
今年这一场十年未见的大旱席卷而来,让整个公社都笼罩在了旱灾的阴影之下。除了东湾村,其它几个大队因干旱的原因,玉米的产量或多或少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其中,以东湾村西邻的西沟大队的灾情尤为严重。马书记口中缺水的村子就有西沟大队,由于缺水,那里的庄稼大面积枯萎,产量更是锐减。
干旱就如同无情的利刃,收割着社员们收获的希望,让本就不富裕的西沟大队更是雪上加霜。
因为这个原因,西沟村自然成了重点帮扶的地方。这次东湾村将拿出一万多斤粮食进行交换,其中三分之一都需要运送到隔壁西沟村去。
好在,如今东湾村添置了拖拉机,有这东西协助,运送过去几千斤粮食还不是洒洒水啦。
“粮食数量这应该没问题吧?”
龙丽站在拖拉机机身前,目光快速地扫过林卫兵等人,语气中带着一丝肯定的询问。
拖拉机上,一袋袋装玉米的袋子整齐码放,沉甸甸的,足足有三千斤,正是分配到西沟村的份额。
大队长他们还需要配合公社的同志将粮食运送到更远的村子,所以往西沟大队送粮这事就交由林国伟主要负责,龙丽帆从旁协助。
作为这次换粮行动的领队,他稳稳地站在堆得高高的玉米袋上。笑容满面地看向龙丽帆,信心满满地说:“放心吧,龙知青,我都亲自点过数,数量这方面绝对不会出岔子。”
他清楚,这虽是只是简单的物资交换,但却涉及到西沟村的口粮,可不能马虎。而且,人家又不是白要,也是拿牲畜的口粮换,所以他更加不敢大意。
刚刚装车时他都是来来回回检查了好几遍,以确保数量上不会出现差错。
他的旁边还站着几人,一眼望去,清一色的都是男同胞们。这一趟去到西沟村是需要搬运,而体力活这种事肯定得交给男同志们来。
此刻,他们站在拖拉机上,眼神中闪过一丝兴奋。大家平时也没什么机会坐拖拉机,这次可是难得的机会。
至于江尘与齐时深也站在拖拉上,两人站在拖拉机上,目光眺望着前方,倒是显得很淡然。不过,有他们两人的加入,其它人倒是轻松不少。两人能力在秋收时都有目共睹,似乎直到现在都还在各自较劲,刚刚装车时,那都是几袋子几袋子往车上扛。
“那就出发吧!”
得到林国伟肯定的回答,龙丽帆轻轻颔首,轻声开口,而她自己则是准备骑上自行车在后面跟着。
至于为什么不坐拖拉机?
不单是因为拖拉机上都是男同志,她一个女同志不好挤在那上面。
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这农村土路实在是太颠簸,坐在驾驶位可能感觉不到,但坐在后面那是真受罪。
而自己有自行车,骑着自行车她不香吗,干嘛去遭那个罪。
胡丽丽见到龙丽帆回来取车,兴奋得不行,坚持要跟着一起。想着胡丽丽也没什么事做,龙丽帆就顺口答应。
于是,两人各自骑着自行车,紧跟在缓缓启动的拖拉机后。
西沟大队龙丽帆也是第一次踏入,这里位于东湾村以西,两个村子紧挨着。所以无论是地势还是地形两个村都相差不大,倒也没什么新奇的地方。
不过如今,正值金秋时节,乡间土路的两旁,树木的叶子已经换上了金黄色的外衣。一阵萧瑟的秋风吹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仿佛在低声诉说着季节的更迭。有的树叶随风起舞,轻轻飘落,土路上早已铺满了层层叠叠的落叶。
龙丽帆她们骑着自行车,当车轮碾过落叶,发出沙沙啦啦的声响,别有一番风味。见状,胡丽丽欣喜万分,那一双大长腿瞪得更加欢快,自行车疾驰而过,很快就把龙丽帆的身影甩在身后。
其实,近两年的时间,龙丽帆也长高了不少,已经有差不多1米6的个头。但要是和胡丽丽相比,还是矮上一大截。
见胡丽丽风风火火跑在前面,龙丽帆无奈苦笑一声,只得使劲瞪着自己的小短腿在后面猛追。
两个村子间的距离并不算太遥远,龙丽帆和胡丽丽骑着自行车,不过短短二十分钟,便已抵达了目的地。
西沟村村口,早已经得知消息的陈得胜知道东湾村今天要来换粮,所以早就等在这里。此刻,正与林国伟一行先行到达的人打着招呼。
当龙丽帆的身影出现在村口时,陈得胜也是第一时间就将目光锁定。此刻他站在那里,眼神中既有期待又有些复杂。
望着那道娇小的身影,他的记忆不禁回到了去年那个尴尬的场景。
那时,他陪着自家侄子陈平前往陈英家收账,却不料被眼前这个看似柔弱的小知青给拿捏住。
不仅没让他们讨到半分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