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沐沐凝视着已然没了气息的祁皇,心中略有惋惜,所吐之血呈黑色,想必是鹤顶红之类的剧毒,已然回天乏术。
如此一位宽厚仁慈的仁君以这般方式驾崩,令她心中亦不是滋味。现今,肃王与太子正处于争权的角力之中。
然而,她甚为好奇,肃王何以如此胆大妄为,竟敢此刻逼宫?礼部尚书与吏部尚书,为何会甘心屈从于肃王?
前任礼部尚书杨廷罡告老还乡后,新任礼部尚书是由侍郎晋升而来,往昔一直都是保皇派,吏部尚书唯有心腹方可担当,可现今他们缘何会一同拥护肃王?
莫非是有什么把柄落在了肃王手中?否则,肃王又怎会冒险逼宫谋反?
肃王见仍有不少人拥护太子,眼神微冷:“尔等莫非欲与太子一同赴死?”
杨承逸夫妇惶恐跪地,霎时通体发凉,双唇颤抖,难以言语,他们贪生怕死,暂且跪地罢了,他们不过是无名小卒,与此事无关。
慕轻月懊悔至极,早知如此,就该听从母亲之言,不来参加宫宴,自己却执意前来凑热闹,如今,他们能否安然出宫尚不可知。
杨承安见二弟与弟妹下跪,眉头微皱,终是未发一言。
太子见大半官员皆支持肃王,眼中怒气未消,面色阴沉,暗自将站立的数位官员铭记于心,这些皆是他可信赖的大臣。
心中稍感宽慰。
杜丞相和覃太傅等人相视无言,余下的四大尚书亦皆沉默不语,林家、杨家人皆各自护着自家亲属。
魏凌轩亦笔直而立,尚有部分保皇党坚定地立于太子身侧。
他亦在思考,向来为保皇党的两位尚书为何会突然倒戈支持肃王。
“魏凌轩,你昔为本王之伴读,本王可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莫要自误!”
他对往昔曾助自己一臂之力的魏凌轩尚有几分感激之情,同时亦欲向他证明,自己方为真正的真命天子,他的抉择并无差错。
而今自己给他机会,便是要他日后遭受无穷无尽的打压与悔恨。
可魏凌轩眼皮都没有抬一下,淡淡道:“魏家只忠于储君,你,还不够格!”
虽然肃王今日发难实难置信,但他深知太子必有应对之法,尤其是林沐沐,其聪慧并不逊于自己,杨家无人臣服,杨承逸可以忽略。
自己又岂会臣服?
肃王见其顽固不化,怒极而笑:“好好好,果真是忠臣,既是如此,本王便遂了你们的心愿。”
“来人,将这些与太子共谋的逆贼尽数打入大牢!!”
此前称病未参加宫宴的勤远侯身着甲胄现身,率一众侍卫入殿,躬身应诺于肃王,而后挥手示意,禁卫军欲动手拿人。
“住手!!勤远侯,莫非你也欲谋反不成?”太子怒目圆睁,直视勤远侯。
勤远侯面色阴沉,他有把柄已落于肃王之手,此时反悔已是徒劳,唯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若胜,则慕家立从龙之功;若败,亦是命数使然!
肃王嘴角微扬,露出成竹在胸的笑容:“勤远侯本就是本王之人,尔等想必是在等待那批禁卫军吧?禁卫军统领已然被本王的人诛杀,如今统领禁卫军者,是副统领,自然是本王的亲信。此刻,本王再给尔等一次机会,归顺本王,本王仍可重用尔等,否则,后果便是满门抄斩!!”
得知整个皇宫乃至宫外皆在肃王掌控之中,部分官员已无法坚守,为保自身性命与家族,只得选择妥协。
“臣等愿归顺王爷!!”
至此,所剩者,寥寥数人,皆是真正的忠臣。
战王与熙王怒目圆睁,死死盯着肃王,他们宁死不屈,绝不愿归顺。若肃王胆敢将他们尽皆诛杀,必遭天下人唾弃。
而林家父母望向自己的女儿,纷纷向女儿女婿递眼色,示意暂且忍耐,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是否归顺为宜?
林沐沐微微摇头,示意父亲切勿轻举妄动。。
并且向他投去一个沉稳的眼神,林父收到示意,便站得更加笔直了,他坚信自己的女儿。由于众人的注意力皆集中在那些老大臣身上,无人察觉到林沐沐的细微举动。
然而,一直在暗中观察的户部尚书自然没有错过林沐沐神色间的镇定,嘉德公主的眼中毫无异样,依旧如往常一般,泰然自若。
莫非太子早已拟定应对之策?
自始至终,户部尚书钟维都坚信沈朝朝乃是皇上的私生女,否则为何要将杨廷缚和沈朝朝一并调任,以此避开此次皇宫危机。
这极有可能是太子早有其他谋划,甚至早已料到肃王会有此等举动。
不然,杨家即便现今臣服于肃王,亦能受到重用,毕竟其权势赫然在目,然而林家、杨家皆无动于衷,显然早有对策。
正因如此,方能做到神色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