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世逍遥乱世王 > 第407章 重工,重农,重商

第407章 重工,重农,重商

    七日一次的大朝会,今天在清迈城的太极殿召开,整个清迈城的禁军,侍卫,太监,宫女,文武百官,对比于两年前,焕然一新,一切都有了规制和礼仪。

    在东方阁老的治理下,整个国家所有的一切,全部步入了正轨。

    除了欧阳俊文提出来的一些改动之外,剩下的全部按照旧例实行。

    欧阳俊文所改动的就是开朝会的机制,每7天开一次大朝会,整个在京都五品以上的官员,全部都要参加。

    平日里所有的政务,全部送到军机阁和文渊阁进行处理,这两个地方处理完之后,需要他拿主意和盖玉玺的,再送到他的面前审阅。

    每7天一次的大朝会,所要处理的事情,是前面6天以来,全国所出现的问题,针对这一些问题,由欧阳俊文作出一些处理方案,然后交到军机阁和文渊阁进行审核和讨论,以及完善。

    最终几方确定下来之后,在大朝会上面继续进行讨论和完善,然后下达实施圣旨,通告全国。

    “陛下驾到,众卿跪迎!”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臣,有事启奏。”

    “东方阁老,辛苦了,开始议政吧。”

    “陛下,由您所推出的重工,重商,重农的政策,经过整个文渊阁所有的官员推演之后,发现此乃利国利民的新政。”

    “经过文渊阁和礼部的官员一起探讨研究之后,为这几个新政,制定了一些限制和律法,还请陛下过目。”

    欧阳俊文在几天前,收集到全国的发展现状,就已经开始制定,要让整个国家的百姓全部动起来,不能够一味的用军事管制的方式,来治理国家。

    所以他向文渊阁提出了,接下来整个国家,必须要进入到重工,重农,重商的新政策当中。

    并且写上了重工,重农,重商,对于一个国家的好处,直接拟定了大方向,然后让文渊阁的官员进行推演和完善。

    看着手中太监呈上来的奏折,上面是文渊阁的官员,写着关于重工,重农,重商的种种约束和规定。

    在重工这一方面,无论是工部或者是民间,只要能够发明,有利于国家发展,或者军队武器物件和工具,就可以得到朝廷一大笔的奖励。

    重农方面,只要百姓能够发现新的农作物,并且顺利的种植出来,能够解决粮食方面的缺口,无论是蔬菜,瓜果,水果等等,都有一定的奖励。

    重商方面,所有的百姓,都可以加入到经商这一行业当中,除了金属和盐,以及国家规定的不允许民间售卖的东西之外,任何东西都可以进行售卖。

    所有东西都有相应的税收,粮食和蔬菜,以及一些普通百姓,家庭常用的用具和工具税收最低。

    越是贵重的东西,税收越高,商人只要是按照律法交税,不买卖一些违禁品,所有商品都可以自由的买卖。

    “东方阁老,文渊阁的这一份奏折,朕看过之后非常满意,马上整个大夏国就要进行开放,废除之前的军队管制制度。”

    “我们朝廷先不要急,先将这三个政策,传达给全国所有的百姓,然后派出大量的人手,负责监测这三个政策,在运转当中,会出现什么样的事情。”

    “然后按照经常出现的事情,只要是不利于这三个政策正常运转的,就开始用律法进行约束。”

    “就像朕之前告知文渊阁的提议一样,朝廷所颁布的任何一项政策,都必须派人进行监督,发现这一项政策,在运转的过程当中,所出现的种种事情,都必须记录下来。”

    “最后根据在政策运转过程当中,所经常出现的事情,做出相对应的律法进行约束,人无完人,事无绝对,一切都在实施过程当中找答案。”

    “朕喜欢挑战,也想着带领整个大夏国的子民,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所以只要是对国家有利的各项政策,所有官员都可以提出来。”

    “我们都可以找一座城池,甚至找一个村庄,针对一项新的提议,进行试验之后,如果行得通,我们就推广到全国,如果这当中有很多不合理,行不通的地方,我们就放弃。”

    “朕不会扼杀任何一个人才,所提出来的建议,只要这些建议,经过试验之后,有利于国家的运转,朕都会重重有赏。”

    在太极殿的所有官员,经过这两年跟欧阳俊文的接触,全部都已经习惯了,欧阳俊文口中说出来的各种新词语,也基本上能够理解,欧阳俊文说出来的新词语的意思。

    自从打下南洋国之后,欧阳俊文对于说话方面用文言文,非常的反感。

    并不是他说不好,而是有的时候,他听完之后,需要稍微思考一下,才能够理解当中的意思。

    有一些文言文说出来,欧阳俊文理解
新书推荐: 你的命格很不错,但,我用过! 四合院:从收拾秦淮茹开始 大周武皇 别人修武吴敌修仙,妥妥的碾压局 重生大汉当天子,敌国直接跪了 这就是咱大明的战神?太离谱了! 鬼灭之挥刀就能变强 区区穿越女,怎斗得过大家闺秀! 我和你之间的距离是否有缩短 进宫后庶女一路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