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云峰在得知陛下下达的命令之后,他的眼前不禁一亮。在成功地击败了匈奴人和乾国的联军之后,他却开始感到头痛。在面对外敌匈奴人和乾国人的时候,那些心怀不轨的人还能勉强听从军队的指挥和安排。
但是当匈奴人和乾国人被击败之后,那些心怀不轨的人便开始显露出他们的野心。他们不仅聚集了众多的百姓,在穆云峰暂时居住的房屋前闹事,要求给予他们金钱和权力,而且还欺压城市中的其他无辜百姓。
与此同时许多原本逃离了这些城市的世家大族,在得知匈奴人和乾国人被驱逐之后,也纷纷返回了这些城市,准备继续他们高高在上的生活。
然而陛下所制定的政策却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麻烦。他命令朝廷中三品以上的官员子弟和皇室子弟前来担任这些城市的官员。这些人都有着强大的背景,他们根本不会惧怕本地的那些世家豪强。
如果这些世家豪强不愿意接受管教,这些官员子弟和皇室子弟也有的是办法惩治这些世家豪强。朝廷的政策旨就是确保这些城市能够得到良好的治理,同时抑制那些世家豪强的嚣张气焰。
此外这些官二代和皇室子弟,大多数人都接受过基本的治理地方的知识教育,他们对于如何管理一个城市有着清晰的认识,并且知道如何跟随朝廷的政策步伐。
他们也清楚哪些事情是应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应该做的。再加上他们家族的荣耀已经足够显赫,他们自然不屑于做出收受贿赂的行为。
因为一旦他们犯错不仅自己会受到惩罚,甚至可能会牵连到自己家族的庇护者。如果因为自己的错误导致家族的庇护者在朝堂中失去了地位,那么他们的家族就可能被其他家族侵占,他们就会成为自己家族的罪人。
因此陛下采用官二代和皇家子弟来边境这些城市为官,不仅能够提升城市的治理水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那些世家豪强的嚣张气焰。更重要的是,这些来自朝廷的官员由于他们的特殊身份,往往能够更加忠实地执行陛下的政策,从而确保边境城市的稳定与发展。
在皇家政务处理处的两位王爷和穆云峰等将军达成一致意见之后,他们决定让临城的各方势力代表来到一处空地上集结。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向所有人展示朝廷的决心和对边关城市的重视。
由于匈奴人的侵略,原本就贫瘠的边关城市现在变得更加萧条。而这片空地,正是楚元驹和穆云峰选择用来建设临县烈士陵园的地方。当临县的世家大族和那些反抗匈奴的小势力的负责人都到场之后。
穆云峰庄重地说道:“陛下深知边关之重,因此我们在此立下烈士陵园,以纪念那些为国捐躯的英烈。他们用生命扞卫了这片土地,我们不能忘记他们的牺牲。”
楚元驹接着说:“今日我们聚集于此,不仅是为了缅怀先烈,更是为了向世人宣告,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我们都不会放弃对这片土地的守护。”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坚定与悲壮,让来到现场旁观的的每一个百姓和士兵都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力量。
然而,在场的人群中却有不少人对此不以为然,尤其是那些原本就是临县的世家豪强们。他们心中自有盘算认为朝廷此举不过是表面功夫,无法真正改变他们对边境城市的控制。
他们认为只要穆云峰和楚元驹这个王爷离开临县,那么临县就还是他们的天下。然而楚元驹接下来的一句话就打破了这些世家大族的幻想。
楚元驹说道:“陛下深感大家对国家的做出的贡献以及对大家受到侵略的关怀。陛下决定临县以及边关受到匈奴人侵略的城市全部百姓免税三年。商人也可以获得政策上的优待。
而获得普通功劳的百姓可以获得选择获得钱粮还是在县衙当一个捕快或者回到自己的村庄当一个村长。
而获得大量战功的将前往长安城由朝廷的进行封赏。边关作战的将军所有的只要有功劳的都可以在长安城获得一处宅院用于安置自己的家人。”
那些世家大族听见楚元驹的话感觉有些不对劲,为什么没有直接把这些有功劳的的人直接封为临县的官员?反而是去开封城接受封赏这里面肯定有什么深意。
他们开始怀疑楚元驹的真正意图,是否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削弱他们在临县的势力。毕竟,如果这些有功之士都去了开封城,临县的权力结构将会发生重大变化,世家豪强们将失去对地方的绝对控制。楚元驹的这一策略,无疑是在巧妙地平衡各方势力,同时巩固朝廷对边疆的统治。
然而楚元驹接下来的话正中了他们的猜想:“陛下已经决定让学富五车,有着丰富经验的朝廷大臣的后人以及皇族子弟,来治理临县和边关的这些城市。”
这个时候一个获得了少量战功的武者说道:“这不公平。为什么朝廷要派一群不知道我们临县情况的人来治理临县?我们这里的人又不是没有人立下大功劳?为什么不能让他们留在临县当官治理临县反而是让他们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