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长,您这是咋啦?咋看到俺就板着个脸呢,难道不欢迎俺来呀!”柱子大踏步地走到李云龙面前,脸上挂着灿烂无比的笑容,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地盯着李云龙。
在整个新一团里,如果说有谁对李云龙心怀最深切的感激之情,那么这个人非柱子莫属。
毕竟像沈泉、强子那些人,都是从一开始便跟随在李云龙身边南征北战的老部下,与李云龙一同经历过无数次生死考验,可以说是情同手足。可柱子却不一样,他最初和李云龙相遇时,身份竟是一名被李云龙他们活捉的俘虏。
想当年,柱子被俘虏之后,心中充满了恐惧和不安。然而,幸运的是,当时部队有着严格的政策规定——绝不可虐待俘虏。
也正因如此,柱子才得以保住性命,并最终留在了队伍当中。
此后的日子里,柱子凭借着自己老实本分的性格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逐渐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认可。
然而,自从与李云龙一同并肩作战、历经风雨后,随着时间的悄然流逝,柱子内心深处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起初,面对这位曾经站在对立面的敌手,柱子心中难免存有一丝芥蒂和疑虑,但在共同度过的那段漫长时光里,他渐渐发现,眼前这个看似粗狂豪放的男人,其实有着一颗正直善良且重情重义的心。
通过日常相处以及一次次出生入死的战斗,柱子深刻地认识到,李云龙所率领的这支队伍与他往昔效命的部队截然不同。
他们之间没有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有的只是同仇敌忾、团结一心。正是这种真挚纯粹的战友情谊,让柱子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温暖与归属感,最终促使他毅然决然地选择留下来,成为其中一员。
而柱子之所以能够迅速赢得李云龙的信任,并成为其心腹爱将,靠的不仅仅是那份坚定的决心,更是他自身过硬的军事素养和卓越的专业技能。
特别是在掷弹筒和迫击炮的操作运用方面,柱子展现出了非凡的天赋和精湛技艺。
每一次战斗中,他总能精准地把握时机,给予敌人以致命一击,为部队取得胜利立下赫赫战功。
正因如此,李云龙对柱子关爱有加,视如己出。
平日里,两人不仅是上下级关系,更像是亲密无间的兄弟。无论遇到何种艰难险阻,他们始终相互扶持、不离不弃。
这份深厚情谊,不仅激励着柱子勇往直前、奋勇杀敌,同时也成为整个队伍凝聚力的重要源泉之一。
“哟哟哟,我哪能不欢迎咱们新一团威风凛凛、战功赫赫的炮营营长呢?您大驾光临,简直令我们这儿蓬荜生辉呀!”李云龙一脸的笑容,只是那笑容看上去······
柱子挠了挠脑袋,摆手说道:“团长,您太客气啦!这次其实是军师让我过来找您的。我早就到了,只不过一直没敢现身,就在一旁偷偷躲着呢。”说着,他心有余悸地拍了拍胸口继续道:“团长,您以后可千万别再像今天这样身先士卒、带头冲锋陷阵啦!真的是要把我给吓死了!要是您出个三长两短,那咱们新一团可怎么办呐!”
确实,柱子是很在意的。
别看他平时大大咧咧的,但实际上一点儿都不傻。
自从那位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老刘担任炮营副营长以来,柱子大多数时候便留在了团部,跟在林天龙身旁。
这段时间里,柱子耳濡目染,从林天龙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同时也深深明白一个道理——在整个新一团当中,最为至关重要的两个人,排在首位的无疑便是林天龙,而紧随其后的则非李云龙莫属。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们二位对于新一团而言皆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倘若缺少其中任何一人,恐怕如今的新一团绝对不可能拥有如此强大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更难以取得现今这般辉煌的战绩。
“团长,我可真没跟您开玩笑啊!军师常常念叨着,作为一名指挥官……”
只是柱子话还未说完,便被李云龙粗暴地打断:“去你娘的,给老子滚一边儿去!别他娘的动不动就拿我林老弟来压老子。你这小兔崽子,既然早就到了这儿,为啥之前不给老子提供炮火支援?害得老子不得不亲自带队冲锋陷阵!咋滴,在团部呆得时间长了,跟老子生疏了是不是?都把老子给忘到九霄云外去啦?哼,想当年要不是老子心善,不忍心对你下狠手,老子早就一枪崩了你这个龟孙子,真是气死老子了!”
面对李云龙如连珠炮般的责骂,柱子无奈地翻了个大白眼。心里暗自嘀咕道:“这暴脾气,谁能受得了啊!”不过嘴上却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说道:“团长息怒,团长息怒,俺这不是来了嘛。”
李云龙见状,火气稍稍降了一些,但依旧瞪着柱子问道:“好啦,别他娘的废话了!快说到底来这儿干啥?戏你也看够了,赶紧老实交代!”李云龙才不相信柱子大老远跑来只是为了看热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