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真的老了, 沈春花偶尔回忆上辈子的事情,都不太记得清了。
尤其是六妮的样子。她只记得六妮那会儿是个唯唯诺诺的孩子,不管是当姑娘的时候还是嫁了人以后,永远都低着个头,小声小气的说话。
听说她的丈夫还会对她动手,偶尔回娘家的时候脸上还都是淤青。但她好像也从没说过离婚。还听说她的孩子对她也不好,并不孝顺……
而这辈子……
马六妮被外面人称为马家的最大的奇葩,甚至是四河村各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她赚那么多,偏生就是不结婚,也不生娃,每天风风火火的就是搞事业。
马六妮20岁那会儿,林玉兰和马德祥还惦记着给她相亲找婆家。
马六妮25岁那会儿,林玉兰和马德祥觉得他们自己已经没法给六妮找到匹配的人家了,便央了沈春花和林国庆帮忙找找。
马六妮30岁那会儿,林玉兰急的嘴角都起泡了,马德祥也是求着六妮去找对象。
马六妮35岁那会儿,林玉兰哭着说你再不结婚以后小孩都没法生了,马德祥也唉声叹气的说,你能不能让爸爸在村里抬得起头来。
马六妮40岁的时候,林玉兰和马德祥终于死心了。
六妮也很好奇为啥父母总惦记着让她结婚,人不结婚不生孩子难道就活不下去了吗?
林玉兰说女人只有结了婚生了小孩,这辈子才算完整了。
六妮:“……那我不完整是不是可以去领残疾人补贴?去哪领?你帮我去拿吧,拿来了你花就行。”
林玉兰气结。
她又说让她先找个对象结婚,结了婚拥有自己的小家了才会更幸福。
“像您一样生九个吗?”
林玉兰生气的拍在她的肩膀上,“你能不能不要跟我抬杠!现在都计划生育了,你想生那么多也不可能啊!”
“那您幸福吗?”
林玉兰理直气壮的说道,“我幸福啊!虽然当时养你们的时候是苦了点,但你看现在你们九个丫头一个个的都生活的那么好,每天都有人轮流来看我和你爸,我们当然幸福啊!”
六妮纠正道,“小时候的更苦的应该是大姐二姐三姐四姐,要是没有我们这群妹妹,她们也会觉得日子还行的。”
林玉兰理亏,不敢说话了。
马德祥说,不管男女,只要结了婚,这人就不是一艘孤船了,日子就能有依靠了。
六妮:“你给妈依靠啥了?九个女儿吗?”
“你不要老盯着九个孩子看……那,那都是社会遗留问题,现在政策上就都解决了!”
“那你给妈依靠啥了?”
马德祥一下子说不出来,还是林玉兰替他解的围,
“……起码出了事情两个人能有商有量的,不用一个人担惊受怕。你要是哪天身体不好不能赚钱了,这个家还有另一个能干活的,起码不会垮啊!
还有等你老了以后,总不可能永远一个人吧!你也会有生病走不动道的那天!有个人在一起互相照顾不好吗?!”
“你说的这些,都可以用钱解决。”六妮八风不动的坐在椅子上淡定的说着,“而我,最不缺的就是钱。”
马德祥怒了,“钱钱钱!你什么事都觉得能用钱解决!你还真能跟钱过一辈子不成!”
“我能啊!这有什么不能的?”六妮翻了个白眼,也没惯着她爹,“您别老说的那么清高,当年咱家要是有钱,上头四个姐姐上不了学?我和五姐需要半工半读自己赚学费?”
马德祥和林玉兰是最没有资格跟这几个孩子呛声的,因为按照林国庆的话来说,他俩那会儿说白了,就是管了个生,至于养,就是给了口饭吃,剩下的都是她们姐妹互助着长大的。
现在还能对父母孝顺,那也只能说因为生的都是女儿,心肠够软的,九姐妹也团结,互相在分担父母的养老工作。但凡生九个儿子……啊,也不用,四五个就行,马德祥和林玉兰的晚年,指不定有多凄风惨雨。
——以上,来自林国庆喝大了当着面对马德祥的吐槽。六妮深以为然。
虽然其他八个姐妹都结婚生子了,而且和姐夫们的感情瞧着都很好,但没有一个说是真的全身心的依附自己的丈夫过日子的。
从大妮到九妮,每个人都在拼命的工作赚钱搞事业,像三妮到现在还在学习新的语种,四妮每天待在厂里努力研发着新面料,五妮这些年边读书边啃下了大专学历,然后是专升本,考研考博,到现在已经评上了高级教师,正在努力的往正高级冲刺。
没有人被眼前的舒适生活而麻痹,用社会地位来保证自己的家庭地位,才是一个女人立足基础,其他都是虚的。
靠山山能倒,靠水水能跑,只有靠自己,不管明天是洪水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