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海盐成了

    只见四个孔武有力的御林军,颇为吃力地抬着两个鼓鼓囊囊的袋子缓缓走来。

    这两袋东西看似沉重无比,但她们依旧稳稳当当地将其放置在了朝堂中央。

    以张一砚为首的一行人,行至大殿中央,叩首行礼,声音洪亮而整齐。

    “臣等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她们的脸上洋溢着难以掩饰的激动与期待。

    靖安帝坐在高高的龙椅上,见状连忙微笑着说道,“快快免礼,诸位爱卿辛苦了。”

    说罢,她便亲自快步走下台阶,径直朝着张一砚等人走去。

    张一砚见靖安帝走来,心中更是激动不已,她急忙侧身让开一个位置,将身后的两袋物品展露无遗。

    那袋子口微微敞开,隐约可见里面装满了灰白色、晶莹剔透的颗粒。

    其余几人则默契地伸手解开袋子口的绳索,随着两个袋子被缓缓打开,里面装着的灰白色海盐如潮水般涌了出来,瞬间展现在众人眼前。

    “陛下,木侍郎不辱使命,海水制盐之法,成功了!”

    张一砚难掩激动之情,高声禀报道。

    盐的重要性文武百官都是知晓的。

    之前陛下就曾派出过工部尚书曹大人前去探寻海水制盐之法,可惜并未有所得。

    听到海盐成功制成的消息,朝堂两侧的官员们纷纷骚动起来。

    她们一个个都伸长了脖子,瞪大了眼睛,想要往这边瞧个究竟。

    然而,由于张一砚等人围得紧密,任凭她们怎么努力,也难以看清那两袋海盐的真实模样。

    她们的脸上写满了好奇与期待,这一刻,整个朝堂都因这海盐而沸腾了起来。

    这时,只听靖安帝高声道,“曹卿、尉迟,速来朕前。”

    尉迟敬德是从三品盐运使,专门负责具体执行盐务管理,其职责包括管理盐的运输和销售,确保盐的供应和分配。

    可以说,在这满朝文武之中,若论对盐的了解程度,无人能及尉迟敬德。

    闻得陛下召唤,曹元弋和尉迟敬德不敢怠慢,立刻齐声应道,“臣在!”

    随后便迅速走出队列,来到了靖安帝跟前。

    靖安帝指着地上的海盐说道,“二位爱卿,仔细查看一番,此海盐是否真如所说这般成功制成。”

    她的语气中透露出一种期待与紧张。

    二人领命,蹲下身子细细查验起来。

    她们用手轻轻捻起几粒海盐,仔细观察其色泽、颗粒大小以及杂质情况。

    尉迟敬德还抓取了一小撮盐粒置于口中,细细品尝。

    片刻后,尉迟敬德起身,面色潮红,颇为激动地回禀道,“陛下,此海盐颗粒均匀,色泽纯正,杂质甚少,确为上乘盐。”

    她的声音中充满了喜悦。

    曹元弋亦点头称是,脸上露出了满意与自豪的笑容。

    靖安帝闻言大喜,目光扫向群臣,“众卿家,海水制盐之法若是推行开来,我朝盐税必将大增,百姓也再不会因缺盐而受苦。木侍郎此番功劳极大,朕要重重赏赐于她。”

    她的声音中充满了坚定与决心。

    众臣皆高呼陛下圣明,脸上露出了敬佩与羡慕的神情。

    她们深知,这海水制盐之法的成功,不仅意味着国家税收的增加,更意味着百姓生活的改善。这是何等伟大的功绩啊!

    然而,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户部尚书站了出来。

    她神色凝重地说道,“陛下,虽海盐已制成,但制盐工坊的建立、工人的招募以及各地盐路的疏通都需耗费大量银钱人力。臣恳请陛下斟酌行事。”

    她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担忧与谨慎。

    靖安帝闻言略作沉思,片刻后说道,“此事朕已考虑周全。可先让木侍郎将海水制盐工程所需程序、人力和图纸整合写份折子递上来。

    工部、政盐官与户部共同商议后,由国库拨出一部分款项试行。待有收益之后再行扩大规模。”

    户部尚书闻言欣然应下,退回队列之中。

    靖安帝接着说道:“木侍郎此刻不在朝中,但其之功不可磨灭。传朕旨意,赏木府黄金千两,绫罗绸缎百匹,并赐温泉山庄一座。”

    众臣听闻,心中皆是惊叹于皇帝的大方赏赐。

    这时,礼部尚书出列进言道,“陛下,海盐制成乃我朝一大盛事,理当昭告天下,举办庆典,一来彰显陛下圣恩,二来可鼓舞民心。”

    这等能载入史册的光辉事迹,靖安帝身为帝王,自然是不能免俗的。

    她微微颔首说道,“礼部所言甚是。不过木爱卿尚未回京,庆典一事暂且不急。但不急不代表朕不重视此事。庆典之事交由礼部操办务必要办的妥
新书推荐: 湛蓝的星辰 冒牌造物主的自我修养 明日方舟:我带着光之种落入泰拉 国道小饭店通万界,我赚麻了 万物采集?谁叫你这么获得属性的 爽!末世重生,我觉醒了空间异能 龙吟股海 高调闪婚陆少后,前任气的绝食了 开局克死八个老板,转眼间城塌了 香火传世,唯我北辰真君